自然寻迹‖一粒种子,生命的破碎与升华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便利、丰裕的时代。

当我们走进超市,各种生存所需包括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触手可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所以目光也多聚焦在这上面。特别是对于天天都得负责一日三餐的人而言,尤其如此。

之于我们的生活,无疑,我们青睐的是这些果实。它们填充我们的肚腹,又满足我们的口欲,实在可爱。但总有一些,是我们不曾看见,或是无意间被我们忽略掉的东西。比方说,那些孕育它们的种子。

事实上,那些种子,功不可没。

自然界中,有许多的作物,它们的果实即是种子。诚然,无论是果实还是种子,都与我们有益,但之于它们自身,却有本质的差别。

书上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奇怪呢?起初的时候,我确实有过疑惑。后来,才慢慢懂了。其实,这里面隐藏着真知;死和生的奇妙的等同,与转化。而正是我们的疑惑,暴露了我们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浅显的认知。

没有死,就不得生。而不只有生,不只是单纯的生长。死,在生之前。

生命的破碎。奉献、牺牲的最大化,与极致化。

种子的生命进入了我们的生命,进而维系了我们的生命。以生命滋养生命。生命的价值也就在生命里面得以彰显与延伸。

其实,还有一点是我们无以晓得的。那便是那粒种子在破碎自己时所经历的。我们只看到种子的顽强,看到它惊人的力量;看到它掀翻巨石,或在石缝里、在墙头上顽强地生长。其实,这只是它生的过程,而在它的死中,经历了什么,我们是看不见的。

不过呢,我们能够看见知了猴和毛毛虫的蜕变。即便如此,其过程之艰难,想来我们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也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来表达。但,它们必是经历了,要死的痛苦。

然后,它们在经历了生命的破碎之后,经历了死之后,方才得了这种能以展翅飞翔的、犹如重生的生命。

种子也是一样。它的生命的升华,三十倍、六十倍,甚或百倍的收成,也是首先建立在破碎自己之上的。

主动的破碎。

就像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外面的打破是被动,其价值虽在,却是有限。唯有从里面而来的,才能将生命放大,获得新生。

而我们的新生命,也是需要从里面来打破的。

你相信自己能够有新的生命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知了猴,还是毛毛虫,它们都是新生命的种子。其实在我们里面也都可以有一颗新生命的种子的。那便是主的道。

而我们需要打破的是什么呢?就是那层束缚我们的“知了皮”。书上说,若有人在JiDu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那些旧的,阻碍我们来就光的,遮蔽我们眼睛和心灵的东西,像人人都有的骄傲、嫉妒、虚荣、攀比、恼怒、纷争,还有那些狂傲的、自夸的、侮慢人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不怜悯人的等等,所有这些各种各样人的表现,都是紧紧包裹在种子外面的那层厚且坚的“种皮”,是必须要竭力打破的。

一种旧生命的破碎。

生命的蜕变,绝非易事。需要恒久的忍耐,和一颗舍己、向善的心。

而当我们终于像那粒麦子,像那知了猴、毛毛虫,或者那枚鸡蛋,坚韧而勇敢地褪去了外层的铠甲;在经历了生命的破碎,度尽了艰难之后,就必得见新生命之光华。迎来的,就必是一个重生的生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