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晚的时间重读了《简.爱》。
“我自觉得无比幸福——幸福到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如他完全是我的生命。”在读完最后这句话后,我掩卷长长呼出一口气,是为了简在历经种种磨难后终于找到了真爱,得到了幸福,为她高兴。真好,一切都真好!
简自小就失去双亲,孤苦无依,寄人篱下,受尽舅妈及表兄妹的虐待与侮辱。但她却并未屈服,反而坚决的加以反抗。她不向命运低头,在毫无色彩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积极努力,积蓄力量,从而向往以此来改变命运。
简在寄宿学校住了八年,六年当学生,两年当老师。当她在当老师的第二个年头,忽而厌倦了学校呆板的规章制度,她觉得世界是广阔的,正等着她这样有勇气有冒险精神的人去寻求人生真谛!
看到这儿,我忽然想到前些年一位年轻人的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来,不论是十八世纪,还是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都是一样的。正是因了这些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年轻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鲜活、生动!
简无疑是幸运的,她离开学校的第一份工作尽管路途遥远,但主人却正直善良。
我们的男主角罗切斯特出场了,他其貌不扬,却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他被简的独立善良,自尊自爱的魅力深深吸引住了,尽管简娇小且相貌平平。而简也爱上了罗切斯特,她并不为他的财富,只为他与她有心灵的默契,可称得上是灵魂的伴侣。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幸福似乎就在眼前。
小说总归是小说,幸福也没有那么容易得到,不经历一波三折怎能修成正果!
就在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有人宣布罗切斯特的合法妻子仍在世,且他不能与她离婚。尽管罗切斯特坦诚告诉了简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但简还是离开了他,她是为了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十八世纪,在英国已实行了一夫一妻制,而那时的中国,但凡有些钱权或名声的人,那个不是妻妾成群?
假如简与罗切斯特生在中国,就没了后文简与罗切斯特所遭受的苦难,他们肯定是幸福的过起了小日子,因为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大环境是允许一夫多妻的。比如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本来少帅已有妻室,但他二人却仍相爱相守,不仅不受遣责,反而传为一段佳话。
以少帅为人,若不是老蒋将其软禁,限其自由,那赵四之后必定还会出现王四李四的,也未尝可知。(只是就事论事,并无不敬之意)
离开罗切斯特的简又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但她对罗切斯特的想念却一日胜似一日,在爱情力量的推动下,她终于又回到了他的身边,尽管此时的罗切斯特因疯妻纵火而他去救她(前妻坠楼而亡)眼睛看不见,一只手臂也残疾了。但简仍旧爱他,此时她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爱情的力量总是让人钦佩的,我新来的同事是东北人,他的女朋友是河北人,他们同在东北上大学,只因女孩儿想家要回河北,我的新同事就二话不说的跟了来,并且在此上了班,安定下来。
我总喜欢说假如,假如简回来,罗切斯特一家仍如从前,并未发生变故,那简会怎么办呢?仍会再次离开吗?
我想是不会的,但以简的性格来说,她仍不会同他结婚,而是像简在试探罗切斯特所说,她会在他家旁边建一处房子,与他做邻居,直到他的妻子去世,她再与他结合。
男人或女人若无内涵只凭美貌是无法让爱情或婚姻保鲜的。还未走进婚姻殿堂的年轻人请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内涵,以便遇到那个更好的他(她)。而处在婚姻中的人也请好好修炼,以使自己的婚姻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