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海」到「出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向全球!》2025-03-13

1.详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状况。

①2024年上海港汽车吞吐量达363万辆,同比增长15%,超越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首次跃升为世界第一。这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从具体数据看,去年全年,海通码头滚装出口汽车129.8万辆,同比增长26.6%,其中出口新能源汽车50.1万辆,同比增长38.5%;南港码头汽车出口突破37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七成。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势力”。上海港汽车吞吐量包含进出口、内贸及保税中转等业务,其中汽车出口量占绝对优势,这反映了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活跃、中国汽车出口强劲,更反映出中国电动汽车强势崛起。

②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47%。从整体看,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长1.6%;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可见,出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2.详细说明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加趋势,我国做出的应对措施。

①为进一步增强汽车出口能力,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组建自运船队。原本沉寂的全球汽车滚装船市场正在发生剧变。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到2026年中国会建造170艘至200艘汽车滚装船,相当于目前全球滚装船队规模的1/5以上。在当前全球汽车运输船订单中,中国船东的订单占比已上升至21.1%。分析认为,自建船队能保障汽车出海供应链稳定,增强物流能力,提升企业在汽车出海过程中对整体成本的把控能力。

②面对美欧不断出台扶持自身汽车企业的政策,以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限制措施,中方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金量”,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打破美欧的限制:技术升级:依托“人工智能+”行动,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整合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绿色产业优势:强化“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全链条竞争力,拓展绿色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在RCEP框架下,中国车企转向东南亚、拉美等地建设全流程工厂,2024年海外产能达120万辆,预计2026年将扩至270万辆,规避欧美贸易壁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