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未如预期般在疫后迎来显著复苏。二季度,面对国内消费市场不振、进出口规模同比缩减的双重压力,众多产业呈下行之势。而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出口逆势增长,成为经济复苏与工业升级的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66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出口总值的58.2%;其中,汽车及其零配件出口6211.9亿元,增长58.5%。汽车出口量的快速扩张,不仅为稳定外贸规模带来新支点,更推动了国内汽车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远高于其他主要行业。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国内工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具有关键意义。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共生产1310.3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361.1万辆,同比增长35.0%;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约160%,成为国产汽车出海的新名片。本文将对近年我国汽车出口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解读其发展趋势,把握汽车出口在未来的脉搏。
二、出口市场分析。
1、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即将跃居世界首位。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从2018年的117万辆到2022年的340万辆,我国汽车出口规模迎来显著扩张。其中,最主要的增长年份为2021-2022年,虽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当年出口量有13%的下降,但2021年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回暖,欧美日等主要生产区疫后产能恢复较慢,我国汽车出口趁势迎来爆发增长,2021年出口量实现翻番,并在2022年继续保持55%的高速增长,当年产量仅次于日本。而在2023年Q1,我国汽车出口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超越同期日本出口量(95.4万辆)。若保持该势头,2023年我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2、上半年延续高增长,乘用车及新能源尤为突出。
2023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约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约160%。此外,上半年出口前十汽车企业中增速前三分别为:比亚迪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近1倍。(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23年第7期)
(数据来源:乘联会)
上半年,乘用车出口同样涨势喜人,特别是3、4月份,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0.6%、203%。虽然5、6月份回落至52%左右,但整体增速水平仍高于全品类汽车出口,与新能源汽车共同成为带动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3、燃油、SUV占出口主流,新能源或迎突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海关总署)
从我国出口车辆的动力类型来看,燃油车始终占据着近几年的多数份额,且其与新能源车出口量呈同步增减变动,2020年出现唯一一次减少,2022年出口量分别达277.1万辆、62.9万辆,皆创下历史新高。而从2023年上半年出口数据来看,今年燃油车与新能源出口量有望再度增长,预计分别突破300万辆与100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海关总署)
从近年我国汽车出口中的新能源车占比来看,虽然有一定起伏,但整体呈扩大之势,由2018年的12.6%提升至2023上半年的25%,增长近1倍。且自2021年以来,新能源占比一路上升,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倍。结合欧洲多国即将到来的燃油车限售政策、及世界范围内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趋势,未来数年间,新能源车在我国出口占比或将快速实现与燃油车持平。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从2022年我国出口汽车的车型占比来看,SUV以71.2%占据绝对优势。其在适用场景、乘驾空间等方面的优点更受外国消费者喜爱。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汽车品牌出海TOP10榜单中,SUV车型占据9席,在畅销市场与整体市场皆为出口主力。
4、亚欧拉美为主要出口区域,新能源出口集中于欧洲。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超过20万辆的国家有四个,分别为墨西哥(25.4W)、沙特(22.2W)、智利(21.2W)、比利时(20.7W)。在我国出口量中前八的国家中,欧洲地区有3个,亚洲地区有2个,拉美地区有2个,澳洲1个。
其中,2022年出口量增速较高的国家为墨西哥(170.2%)、菲律宾(137.7%)、英国(86.4%)、比利时(84.8%)、沙特(66.9%),澳大利亚(36.8%)、俄罗斯(31.7%)增速也较快,智利(11.0%)为前十国中偏低者。未来,亚、欧、拉美或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汽车出口区域。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将以上两表对比可发现,在我国汽车主要出口国中上榜的墨西哥、沙特、智利等国在新能源车主要出口国中并未出现,说明其以进口传统燃油车为主;而仅有比利时、英国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口量超过10万辆,充分反映出各国进口汽车类型主要受当地石油能源生产能力、经济水平和环保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石油产出量少、环保政策严格的国家,比如欧洲市场更倾向于进口新能源汽车。
5、新能源出口价飙升,全品类增长较温和。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2018-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均价来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上涨势不可挡,由1.5万元飙升至14.7万元,增长近10倍。充分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不仅实现了量的提升,更有了质的飞跃。得益于造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国产中高端新能源车逐渐跻身全球一线,并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而全品类出口均价在近年间增长相对较慢,从8.5万元至12.2万元,增长约43%。除去新能源涨价的拉动效应,表明我国燃油车出口价格相对稳定,集中于入门级消费市场。
6、上汽出口量一枝独秀,主流车企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乘联会)
近年来,我国汽车品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通过海外建厂、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等方式,使我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在2022年我国整车出口量榜单中,上汽是唯一超过100万辆的车企,奇瑞也拥有较高出口量45.1万辆,其后各车企出口量依次递减。在出口量增长率上,除长城仅21%外,其他各车企在2022年皆实现了45%以上的出口高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增长率达307.2%,远超增长率第二的北汽(97.8%),增长速度为独一档存在。其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便是该车企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续航里程、电机安全、电池寿命等核心领域逐步走在世界前列,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佼佼者。
7、近期相关政策。
4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培育汽车出口优势,进一步为汽车企业提供金融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等。
5月份,商务部提出未来将在三方面为中国汽车出口做好运输保障、金融服务、海外售后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运输保障,促进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开展中长期战略合作,鼓励航运公司加快建设滚装船队,扩大汽车出口运力;二是鼓励汽车企业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满足企业需要;三是支持汽车企业完善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6月份,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对购置日期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 3 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 年1 月1日至2027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 1.5 万元。极大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间接为其加速出海提供动能。
三、未来趋势。
1、国家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助力车企开拓海外市场。
当前,虽然我国汽车出海成绩斐然,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多重掣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国内方面,截止6月份汽车出口通道不足20个,可用港口、铁路运力紧张;国际方面,以日韩为代表的汽车出口大国与多数市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可享受优惠关税政策,使国产汽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先天不利。为保障汽车出海规模进一步扩大,就必将在国内实现多途径出海,把有条件的海港及铁路发展为新的汽车出口通道;在国际降低汽车关税壁垒,通过与主要出口市场进行相关产品关税互减等方式,帮助国产汽车开足马力广销全球。
2、企业借新能源弯道超车,增量提质抢占全球市场。
长久以来,德日美系在燃油车领域占据绝大数市场份额,即使近年我国燃油车出口量有较大增长,但从出口均价可以看出基本集中于入门级,在中高端燃油车的国际竞争中仍被他国的传统老牌车企压制。而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迅速走热,我国部分车企抓住机遇,实现了在该领域的弯道超车,在中端、乃至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中赢得了欧亚市场消费者的青睐。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约160%;占汽车出口量比重由2018年的12.6%提升至25%。未来,随着更多国家推行节能减排政策,新能源在国产汽车出海中的带动作用仍将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