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啊,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去了,昨天还跟我一起散步。”
“做人真空啊,朱清要是先去打疫苗,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可他偏要去田里锄地。”
“可能他今天就是跳不出这个坎,他老婆让他去县城买东西,平时有名听老婆的,今天非要去田里。”
“他倒在田里的时候,隔壁田里的那个人刚走开,要是晚一步走,朱清就有救了,命啊。”
“哎呀,可惜了,他才66岁,勤快得很,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不停歇,我说何必呢,不愁吃不愁穿的,每个月工作还有七、八千。”
“八成是中暑吧,没人及时发现,给闷死了,否则,健健康康的人咋说走就走了。”
“我劝你也不要那么辛苦了,还要挣那么多钱干嘛,好好享受几年,像朱清那样,人走了,留着那么多钱有啥用。”
“该吃吃,该喝喝,其他都是空的,别看咱们现在好好的,知道还能过几年?像朱清,早上起床根本想不到自己今天就走了。”
……
晚上散步时,村里人见面无一不谈起朱清的离世,毕竟小村里相互都认得,大多都沾亲带故的。都为朱清死在田头感到惋惜。似乎才明白,人生不易,且活且珍惜这个道理。相互劝慰来着,人活着不要太累着,不要太节俭。
刚进门,婆婆就迫不及待的与我叨叨个没完:‘朱坤今天离世了。他走我并不感到意外,病了五年多,化疗放疗几十次,花了一百多万。”
“朱坤老婆这几年也辛苦,悉心照料几年,不容易啊,一年到头煎药,陪伴左右,自己掉了几十斤肉,差不多丢了半条命。”
待婆婆调整呼吸时,我插话道:“那天我们去看他,他还跟我们打招呼,问他认不认得,他说怎么不认得,怎么,几天时间就去了?”
“要不是有这样体贴的老婆,朱坤熬不了这么多年,医生判定他九个月,他却活了五年多。可最终还是留不住,摊上恶病谁也躲不过,朱坤今年才67,八十也不嫌老啊。”
婆婆这几天可忙了,昨天送香纸银到朱清家,今天送香纸银到朱坤家。一个是侄子,一个是外孙女婿,白发人送黑发人陪了不少眼泪。
这些天,婆婆总是感慨万千,村里谁谁谁离世了,她不仅能唤其名,且都知道他们的上下代,他们家境如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略沾点亲,还记住他们的生辰八字,哪家谁大寿了,或多或少总不忘送上礼数。
婆婆总结了一下,今年村里死了十二个,大多是七、八十的老人,最年轻那个五十多,癌症死的。才半年时间,就死了那么些人,比往年都要多。
人这一辈子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谁也逃脱不了。该怎么活,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余生,才是我们要思考问题。
眼下我的生活的确很安逸,只需照管好自己就行,衣食无忧。睡到自然醒,想吃啥自己随便做,不想做点外卖半个小时就送到家门口。
饭后若无聊,就到附近朋友家的参与牌局,随时有人陪玩,手气好还能挣点零花钱。晚上追剧,古装的,现代的,总有你喜欢的。
这样的日子比起皇帝过的更惬意,堪比天堂。一年如同一个月眨眼之间逝去,似乎春节不久,又到了七月下旬。
但这种日子满意吗?过得快乐吗?我曾多次扪心自问,回答是否定的。上周开始,我首先拒绝打麻将,朋友电话问,我不敢如实回答。就说这几天老腰不舒服,休息几天再说。
我不好意思说打麻将太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未免太矫情了 ,生活在闲杂人群堆里,要看书,学到老活到老,有点不相称。
我的人生态度几十年来基本保持不变,活在当下。该吃饭好好吃饭,该睡觉时好好睡觉。但怎样唤起自己的兴奋神经,让自己处在乐观、兴奋、好奇心强的状态中,这是往后余生很重要的议题。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太深奥,不知有多少志士名人研讨过,各有各的高见。于我而言,重要的是怎样开心的活着,仍在迷茫中,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