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没有深度阅读一本书了。即便我知道阅读带来的乐趣是远超过简单的接受信息的快乐,我依然没有将之付诸行动。
我上一次一口气读完的书是讲述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九败一胜》。而这本书与我也有些渊源。我之前就职于美团,书中的一些人物也见过几个,听过他们的故事。但就是如此亲切人物的故事,我也是拿到书两年后才读完。
我没有去阅读,既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觉得读书无趣,而是懒惰且没有毅力。
懒到乐于观看短视频,懒到只看图片。这些获取信息的方式只需要被动式的接受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思考。再加上形式活泼有趣,就更容易让人欲罢不能。
长期不阅读带来的后果是我深度思考的能力的下降,我语言组织能力的下降(因为没有新增词汇量),继而带来文字组织能力也明显感觉下降。我已经不知道如何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了。甚至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逻辑严密。就在写下这些的时候,我感到十分失落。大学毕业之后,甚至更准确的说是高中毕业以后我的文字功底直线下降。因为所写的文字再也不需要接受严格的检验了,也不再有任何形式的训练。
我又产生了一种疑惑:这些能力我还需要吗?
记得三四年前,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总能看到招聘启事上面会提到一点,面试者列举出最近阅读的几本书,以及对应的问题。现在想来通过面试者最近的阅读状态来判断他的思维状态还真是个好办法。
关于阅读更大的一个疑惑是,我们阅读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从纸质书变成了电子书。文章的文体也出现了变化,微信体的形式就让传统读书人不适应。现在已经不是按照情感需求,结构需要来分段了,而是按照字数长短来分段。全都是以散文诗的形式来呈现。这将是一个新的革命吗?
阅读的减少,书写的减少会不会带来,浪漫主义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