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荣誉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爱默生
很久没有写过读书笔记类型的文章了,有时候看书总是浑浑噩噩,过后又疏于整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
医院八点上班,但是我们住得远,六点多就得去搭地铁,从嘉定到浦东,每天城内城外跑。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地铁上光站着受不了,所以每天都会找书来看,用Surface或者微信阅读。
《佐藤可士的超整理术》里把内容分为三部分:空间整理、信息整理、思考整理,由此也可见笔记和记录的重要性。读书多,自然是好的,但是没有整理和再思考,隔三天就忘了,也是无用。
有的时候生活中经常遇到困惑、不甘、迷茫的时候,问题得不到答案时,其实应当多看看书。就像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
文章来自《清醒思考的艺术》,两个上下班时间在地铁上看完,书里罗列了生活中我们常犯的52种思维误区,指出一些惯用思维里的漏洞,值得借鉴。记录在此,方便自己理解和温故用。
1、幸存偏误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这种例子很多,尤其在中国。
比如PPT,如果你刚刚开始,希望通过制作模板、运营微信这些来提高收入,现在比较难了。在一个行业里面,你作为新人,想要超越前面的人,需要付出的得更多,也更困难。
2、新手偏误
在一个游戏中,前几轮输掉的人会倾向于退出游戏,而赢的人会倾向于继续玩下去,并坚信自己拥有超过平均水平的能力。
3、权威偏误
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我们总是会自觉相信专家们的意见,甚至有时候会五条件服从权威。
4、现成偏误
我们总是会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面现实中的事物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5、控制错觉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东西的倾向。“东西坏了拍一拍”,又或者我常说的:“网管三件宝。”
6、结果偏误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决定的过程。
7、讨喜偏误
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而让人讨喜有三种方式:
①外表有吸引力②在出生和兴趣上相似③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8、禀赋偏误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比如:“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支付的钱。"
9、选择的悖论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选择困难,然而,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现在也很少有人过着POP ART的生活。
10、事后诸葛亮偏误
回顾历史时我们总能轻易发现错误,但当时却未作出改变。“我早知道....XXX”,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可以理解,但是却无法避免。
没有按照QIP原则来记录,只罗列了觉得比较常见的十个误区。《王者速度法》里也说,一本书能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201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