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思想深度无与伦比,"规训与惩罚"是较易读懂福柯的入门之作,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又同时被普遍认为是福柯的代表作。
福柯在这本书中追踪了惩罚的历史,从十八世纪封建君主制到现代社会资产阶级法权建立的二百年间,法律制度从对肉体的严酷惩罚转变为对非肉体的惩罚: 刑罚不再施加于肉体,惩罚对象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意味着一个规训时代的开始。
"既然对象不再是肉体,那就必然是灵魂。曾经降临在肉体的死亡被代之以深入灵魂、思想、意志和欲求的惩罚。" 因此,惩罚从一种制造无法忍受的感觉的技术转变为一种暂时剥夺了权力的经济机制,这是一种被行使的而不是被占有的权力。权力-知识应该被视为一种连带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贯穿于整个权力-知识中,而且随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换言之,刑罚制度的转化从本质上是权力-知识互动、互换、互补的结果: 一种相互建构关系,这种关系随发展变化可能以不同(新)知识形式呈现,而这种新的知识类型能够为新的惩戒提供合法性,而知识的扩展范围也因而由此得以介定。
规训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规训是一种以驯服为目的的操作方式; 规训权力的主要功能是训练,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作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通过训练,人体被操纵,被塑造、被控制、被支配、被规范化,使之服从、配合、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性,旨在本能地接纳特定的、具有特殊的秩序、步骤、内在条件和结构因素的操作,同时本能地排斥不相容因素。
这就是说,通过规训,它可以使肉体创造出四种个体,"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四种特点的个体: 单元性(由空间分配方法所造成),有机性(通过对活动的编码),创生性(通过时间的积累),组合性(通过力量的组合)。" 从而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使一种关系权力得以运作,同时,这种关系权力是靠自我维系的,因而使规训成为征服自我的本原。在某种意义上,"规训是一种能够用最小代价把肉体简化为一种政治力量同时又成为最大限度有用的力量的统一技巧。"
福柯将规训与惩罚上升到社会权力层面,权力的全景敞视方式,这是一种对受控方全方位观察的的技术实施,也是一种观察的规训权力的存在,它虽然并不直接依附于一个社会的重大法律或政治机构上,但却能活动于法律层面之下形成一种既宏大又细密的运转机制," 从而维持、强化和扩大权力的不对称性,破坏以法律为中心所划定的界限。"
全景敞视不仅仅是一种权力机制与一种职能的结合,它还是一种使权力关系在一种职能中的发展功能,使一种职能通过这些权力关系发挥功能的方式。全景敞视可以被认作为一种新的政治解剖学,它具有洞察一切的功能…用通俗的话语: 全球监视,全球监视和自我监视的相互结合,全球监视和自我监视的互动,通过这种监视让人的生产和生活更加有趣,有技术保障和安全支持,但同时也让人的隐私彻底公开化。
福柯的著作是通过引证历史去揭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深层涵义,意识对社会的渗透和扩散,理性超越本能的幻影。历史的画面上升到哲学的思辨,振聋发聩,另人耳目一新。福柯的哲学不愧为超乎寻常,博大精深,挑战思维的极限。
据闻最近复旦大学某严锋教授撰文列举了九大类“不必读”书籍,书单内包括经典哲学著作类。完全可以理解,除了爱智慧哲学本无大用,苏格拉底宁愿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也不做一只快乐的猪: 严教授明智的快乐抉择与苏格拉底的自甘磨难是两种精神、智力层次的差异对比,此不能相提并论。至于是否应该阅读福柯的专著,尤其是"规训与惩罚"一书,确信严锋教授的"规劝"不足以与"规训"的高度等量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