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或老师教育做人要真诚,这样才有立足的根本。
何谓真诚?
真诚:英文authenticity,指内部体验与外部表达相一致的态度。个体的言行与他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真实恳切,没有一点虚假。【大辞海(心理学卷)•人际关系】
真诚是立足的根本,那底层逻辑是什么?具体又有哪些体现呢?
分三方面来阐述:人际关系、写文表达、内心独处。
一、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重要的是真诚。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不和其他人合作。而合作能否顺畅,就看对彼此的信任如何。好的信任能够促进促进合作。
但信任的保持却不是那么容易。
信任如纸,易折难平。最初建立关系的两人,对彼此的信任如同一张白纸,毫无折痕。而一旦一方有了不真诚,就会让白纸折皱,之后哪怕消除了信任危机,白纸重新铺平,折痕却一直会在,无法抹去。“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感慨。
有时我们会陷入这样的矛盾,在人际交往或职场沟通中,一方面想刻意突显或掩藏自己的某些特点,从而博取他人关注和信任,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没说实话而辗转反侧焦躁不安。
那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到底是做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谎话连篇的人,还是做一个尽管过程艰难但依然秉持真诚的人?
我想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
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想做一个真诚的人,确实会遇到很多外界和内心的阻力,但若能排解这些困难,保持真诚,之后走路便会越走越顺。
而那些不真诚的人,最初似乎选了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是建立在欺骗他人的基础上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欺骗,将来总有瓦解的时候,而一旦失去信任,这条捷径便不复存在,让人坠入黑暗混乱的深渊。
比如,有人会说,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种套路就是捷径,能套住别人一时,却不能套住一辈子。
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这为人际交往的真诚建立了一个边界。让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既能遵从内心,也能照顾他人。
保证不说假话,但是对于事实和真话,也没必要全部说,或者是选择性地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得起这份真诚。尤其对于一些隐私和秘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保守的能力。
二、写作表达
要能写出好的作品,首先得有真诚。若是心不诚,那写出来的文字就是在撒谎和欺骗,对于他人没有价值和意义,甚至只能荼毒心灵。
当然,有一些文学作品的人物、背景、情节是假的,但这并不妨碍文字的真,在情节设计、底层逻辑里,作者依然秉持一颗真诚的心,在描述一些事实、阐释一些道理。
那写作为什么要真诚呢?
因为真诚说明你在写的是真实,你的文字生长于内心丰饶的土地上,会获得一个宏大系统的支撑,这样的文字,经得起推敲、考验和质问。同样,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引起共鸣,从而提升作品的感染力,让文字影响他人。
而在写作时,若表达的文字不真诚,写的内容就会轻飘飘的,无所依据,不知所云,情节破绽、逻辑漏洞可能会层出不穷。意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真诚写作,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三、内心独处
保持真诚,能让我们内外协同,不内耗。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如果内心不真诚,角色切换时会耗费巨大的能量,也会有太多情感的损耗。
曾经有一个演讲师说,如果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和站在讲台下90%的状态是相同的,那这个人演讲时就不会那么紧张,不会消耗太多的情绪,也不会那么累。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说过,作为主持人,任何时候都不要讲脏话,说话要真诚,因为只有这样,你在主持的时候才不需要刻意表演,也不会那么紧张。
俯仰无愧,其实是一种自由的、坦荡的、美好的心理感受。
对人对己,内心坦荡,说话做事就不用有太多的顾虑和算计。
当一个人撒了一个谎时,便需要更多的谎言来保证这个谎言不被戳破,这样的人或许很心累吧,一方面担心谎言被揭穿而惴惴不安,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小心露馅。整日在想这些乱七八糟毫无价值的事,精力和注意力难免被分散,还怎么做事呢?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太阳底下没啥新鲜事,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终将被戳破。
总结
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真诚让我们内外协同,不只提高效率,还能增强幸福。
希望大家做一个真诚、幸福、坦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