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听天籁耳暂明,
如见神灵心自澄。
天荒地远人烟稀,
渺无人处见神明。
在深山徒步之时,思绪总会飘很远。在林木幽静的小路上,几乎能看到一个衣袂飘飘的得道高人刚从这里经过,四周隐隐浮动着仙气。我会想起古时候在山中采药的郎中,不知今在否?如果有,真想跟随其三五年,足迹遍深山,神农尝百草。
以山为庐,随处找一处环境清幽之所,放上一个竹椅,我躺上面,此处就是人间的肚脐。再来一壶清茶和一本书,便能生出大千世界。若是偶有老友抱琴携酒前来,弦发竹韵,风动成音,那万世永劫也不过个等闲罢了。
小时候看老版西游记,特别喜欢太白金星。后来看八仙过海,很羡慕何仙姑。 读书时偏爱老庄。 老子庄子一看就懂,孔子怎么也读不进去,至今也不大懂夫子所言。大学时表哥说我整天穿得松松垮垮,是竹林七贤的范儿。大二时遇见了陶渊明,恍惚中又迷上了王维,大学论文写的是游仙诗。佛学里最爱禅宗,后来才知禅宗深受老庄影响。诸般所有全是一掛的,口味很单一。
我想这就是天性 。
曾期待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一位古代的隐士,了却红尘事,披发入山林。之后,天地悠悠,还我本来面目。我静下来认真问了自己的心,它说这个境界离我有些遥远,尚且无法到达。归隐需要特别强大的心灵,而我仍缺乏勇气。
有时候我会生此一问:人总说“看破红尘”,那红尘“破”的时候,心到底经历了什么?
那些真正的出家人,说白了,大概就是与尘世缘薄吧。道长高僧也是人身,应该不是没有七情六欲,而是可以自持,就好像平静的波纹漾在湖面上,水面下却纹丝不动。无人作陪,心间天地宽;有人在旁,一草一木皆有情。心随物化,逶迤而变。天道、人道,本是一道。
之前我也深受国家教育影响,认为他们人生态度消极,过于悲观才沦落到红尘之外。彼时年少,尚不知也不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满腔“早上七八点钟太阳”的情怀,大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精神。如今,反而有些羡慕那些能脱出红尘,一念观心的人了。非大智慧岂能如此啊!如我这般七情六欲一样不少的俗人,只能心向往之。
动过凡心,方能悟道。
还是要行走于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