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有机会去让自己真正的知道。难的不是自己知道,而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接受自己不知道,通过学习了解,让自己真正的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做人的态度。只有对自己这样认真起来,才能把不知道的,变成知道。
孔子所说的知道,不是简单的掌握和了解,而是经过复习和练习,真正深入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根据道理能够举一反三的运用,这才是真正的知道。粗浅的掌握和装作知道,是会犯大错误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错误。
有一次我的师父向我讲述了整个项目的策划和经营活动。由于当时听得很认真,对项目的理解虽然不够深入,但是把它复述一遍,完成度在80%左右是没有问题的。讲完之后,师父问我,知道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我很轻率地就回答说,没有问题了,知道了。师父看看我,点点头,和我说,好,既然没有问题了,那就给我复述一遍。不用全部复述,就把刚才我讲的内容最重点的三个部分给我讲一遍。
我有点儿发蒙,这来的也太快了!于是按照刚才我记住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又讲了一遍。可是在讲到重点部分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解不深入,也没有提出疑问,我就想含糊其辞,蒙混过关。可是师父在这几个重点问题上,提出了几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我哑口无言。师父很严肃的说,你十分清楚我们做这次策划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我没有让你复述一遍,按照你现在的理解,那注定我们的项目会失败。
在做人上不能马虎,做事情上更不能马虎。做人马虎了,会失信于人;做事马虎了,事情就会做错了,做砸了,我们投入的人力物力就会损失,这些虽然都能弥补回来,但是我们浪费了的时间却弥补不回来了。我希望你今后再回答知道的时候,是真正的知道了。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轻率地回答我知道了。我要反复的求证,直到我自己真正的知道。装作自己已经知道了,这很简单,也可以侥幸蒙混过关,但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不知道暴露出来,那就不是蒙混过关那么简单了。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很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