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接下来问的是:“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还是先看王逸的注释:
括地象曰:有不死之国。长人,长狄。春秋云防风氏也。禹防诸侯,防风氏后至,于是使守封禺之山也。
《括地象》上说:有人长生不死的国家。长人就是长狄,春秋时所说的防风氏。大禹召集诸侯开会,而防风氏最后来到,为惩罚他的傲慢,大禹命他去看守封禺山。
由此看来,看守封禺山不是个好活。
再查后面的资料,回过味来:这里王逸说的比较隐晦,所谓的“使守封禺山”,应该是杀了防风氏,把他封为封禺山的山神。
《国语·卷五·鲁语下》有这么一段: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问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这个故事吹嘘了孔子的无所不知:
春秋时期,吴国攻打越国,占领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得到越国珍藏的一个大骨头。那骨头实在太大了,光一节骨就要用一辆车来装。吴国占领者不知道这骨头是啥玩意,就是问越国人,越国人说他们自己也闹不明白。
吴国国君就派遣使者,带了这根大骨头,驱车来到了鲁国,请教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使者首先向鲁国有关官员献上了厚礼,打通关节,才见到了孔夫子。孔子正在主持祭礼,一听特使驾到,不敢怠慢,撤下祭器,设宴款待。
宴席中,使者让人用车装来那根巨骨,恭恭敬敬地问孔夫子,说:“请问,这根骨头为何如此之大?”
孔子仔细察看巨骨,略略思考一下,答道:“我听说过一段往事。当年大禹治水成功后,召集群臣在会稽山开大会,有个叫防风氏的迟到了,大禹命令将他斩首示众。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可以装一专车,就像这骨头差不多。”
使者听了,暗中称是,又问道:“那么你说的群神又是谁呢?”
孔子说:“这很简单,有各种神,他们守着名山大川,能够呼风唤雨,以利一方。而看守社稷的是诸侯,他们都是归天子管辖。”
那使者对孔子的博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大师,防风氏又是守的是什么的呢?”(这里似乎是替屈原问了)孔子答道:“你听我慢慢说,防风氏是汪芒氏的君主。守封,嵎之山。他们的神姓厘,在虞和夏时叫防风氏,商代叫汪芒氏,周代叫长狄氏,现在则为大人国。”使者又问:“那大人国的人有多高?”孔子说:“僬侥氏为矮人,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人了。大人国的人个子高,也只能高于他们十倍,大概三丈吧,这是人高的极限了。”
至于长寿之国,《博物志》,则说“大人国(防风氏后裔)”的人,怀孕三十六年,生下来就是白头发。他们很高大,只能乘云而不能走路,因为他们是龙一类的人。”
大人,则寿命就长,似乎说得过去。
这个能跟下半句的“长人何守”能勾连上,都是说防风氏。
最后,白头三猜测:
似乎在鲧治水的时候,防风氏就参与了,因为体型巨大,力气就大呗,出活,功劳不小。
大禹治水成功后,当了天下共主。在会稽山分封诸侯,所谓“会稽”就是现在的“会计”,算算账,论功行赏。
大禹把封禺山封给了防风氏,实际上,封禺山那一片就是防风氏主要的治水之地,防风“使洪水北泄太湖,东流大海,南氽钱塘,使‘水地’变成‘旱地’。”
防风氏的封地就是后来的越国一带,这符合在那挖出了大骨头一说。
今天的浙江德清一带,现在还有封山和禺山呢。
2023年1月11日 泉城居士白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