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德国皇帝兼领西西里国王弗利德里希二世与教皇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里,他也利用阿拉伯的阿维洛伊主义,反对基督教正统神学,弗利德利希本人具有一定的哲学和科学造诣,熟悉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经常与东方的学者讨论哲学问题。他所提的问题,明显的表现了阿维洛伊主义的影响,例如物质世界是永恒的吗?哲学方法与程序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灵魂的本性怎样在弗里德里希的西西里宫廷里,聚集了一批著名的阿拉伯学者,据说其中就有阿韦洛毅本人的孙子。
弗里德里希利用自己的政权保护了那些不容于正统神学的学者,使西西里宫廷里成为传播阿拉伯的自由思想和自然主义思想的中心,13世纪中期,在号称哲学家之称的巴黎大学,掀起了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热潮,形成了拉丁花非洛伊主义的中心,尤其是约1250年,阿威洛伊全集的出版,更进一步推进了这一浪潮,巴黎大学的许多学者都成了阿维洛伊主义者,他们提出的观点往往比阿韦洛毅本人更加激进,例如否定上帝的全知全能,否定个人的灵魂不死,坚持世界本身的永恒性等等,他们还凭借二层理论为自己辩护,与阿尔伯特托马斯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阿尔伯特的著作是阿威罗伊学派,论李贽同一性就是为此而做的,托马斯更是不遗余力的加以抨击。
他的代表作神学大全,就与这场著名的巴黎大论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阿韦洛伊主义这边,布拉班特的西格尔,所以他的论理智的灵魂成为一员主将。西科尔是巴黎大学艺术系教授,由于他的激进观点曾两次受到宗教会议的谴责,并被革除教籍,最后在教会的迫害下死去,希格尔坚持认为阿尔伯特和托马斯错误的解释了亚里士多德了,而只有阿薇陆毅的解释才是正确的,他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成分,拒不承认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是万物的目的,而不是作用,应是创始的目的,而不是创世的原因,他坚决主张世界是永恒存在的,在具体说明中,西格尔特别强调了天然物种的永恒性。
他指出某些生物,所以能产生是由于该类物种孕育这种生物的许多个体,这一代个体由前一代个体产生,由此连绵不断,因而不存在创世主世界是必然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上帝只能认识一般的和必然的东西,而不能干预个别的事务和个人。
西格尔追随阿维洛伊,区分了个体灵魂和人类的同一灵魂个体,灵魂与人的肉体不可分,是个人的肉体获得生命力,并随他一起死亡,而人类理性是统一的,唯一的灵魂,他同个体相结合,以完成意识的活动,个人死了,人类的精神实体却不灭,因此只有累的灵魂是不灭的,据说希格尔并没有明确的接受双重真理说,他只是教授了一些在他自己看来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合理性中推出来的结论,一旦这些结论与基督教信仰发生矛盾,他就立即强调自己信仰教会的心跳,他称这些信条为真理,却没有这样称为哲学,这说明希哥永远没有发展到与教会决裂的程度,因而许多哲学史家仍然把它列入经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