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单(qdan.me)出来前,我曾经还蛮期待的。这个产品正好出现在我关于"PGC",“UGC”,"UOC"这几种内容模式的思考期。
然而我不得不说,在拿到内测码,认真看了几天,自己也尝试了之后,我有些失望。这种程度的产品,要被复制超越,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接下来,我一个个来分享,我对轻单的想法。所有想法皆为个人乱想,欢迎一起讨论。
一、轻单的用户是谁,痛点是什么?在什么场景打开?
轻单应该解决什么痛点?在什么场景下打开?
或者只是把脑海里的内容标称列表来表达而已?
轻单,应该是结构轻,而不是内容浅。
而之前在知乎上看到Jason的回答:
如果说要追溯“轻单”的历史,可以追到08年,那是我写“可能吧”博客的第2年,那时我开始关注阅读体验,尝试使用了当时博客圈基本没有人使用的提纲式排版,结果十分受欢迎。那时我就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将这种良好的阅读体验推广给其他人?
后来可能吧被屏蔽,我到了极客公园工作,再到现在出来创业。对“清单”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排版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清单作为一种内容的承载形式,它可以承载榜单,可以承载经验,可以承载观点,可以承载待办事项,它的可能性并没有因为它的形式简单而变得狭窄。
而另一方面,清单也是更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组织形式,这一点应该不需要我过多的解释。
互联网需要有重的内容,比如知乎这样的优质社区,也需要较轻的内容,这是轻单存在的意义之一。
也让我比较失望。
在我看来,轻单的关键,并不是技术壁垒,不是形式好玩,而是极轻结构下有效的内容。
如果是我,我会这么来做它的初始产品设计:
1. 用户:被过量信息淹没,缺乏指引却又需要快速做出行动的人。
2. 痛点:如何在泛滥的信息海洋中,轻松有效获取高质量信息。
3. 打开场景:
- 我要去做一件感兴趣/有需要,但是不太懂的,不知道如何开始入手的事情的时候,打开轻单,搜索关键词,快速入门。
- 空闲时浏览,发现有兴趣的内容,便进去详细看
当然,用列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作为用户的一个需求,但个人认为,远算不上刚需。我们可以允许用户这么做,却不应该只想象到这一个场景,然后全力服务于它。
因为,当90%的用户都只是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满足的第一需求是什么内容能够让这些阅读用户欲罢不能,产生打开的刚需,而不是那10%的人写得方便。
二、轻单的功能排序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会知道,最重要的功能是:
- 提供轻结构的精准内容
- 应该处于目标用户最关注的品类:新技术,新产品,新话题,职场,生活方式(时尚,电影,音乐,美食,家居,旅行,etc.)等。这样浏览的时候才容易激发兴趣。
- 应该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或者是众人认可的可被广泛参考借鉴的知识/经验/思考的总结。
- 它应该来自于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已经有独到见解的人:
- 可以是本身就是专家达人
- 可以是通过产品新挖掘的专家达人
- 轻架构:列表清单,每条内容里面可以有更详细的说明,以及外链。
- 便于浏览,阅读。
- 便于搜索,查找,收藏,分享。
而其中第一点,是需要和运营一起讨论的。我们在下一篇来谈。
三、轻单的平台布局
从用户场景和主要用途来看,平台布局应该:微信>APP>Web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