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轻看的整十数乘整十数

      今天学习了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如下:

      学完红点1的内容,接着学习了红点2的内容,感觉上学生把30×20得600的道理讲通就行了,没想到的是不会说理啊。真实情况是:学生给出竖式,那我一问直接就问趴下了。还有给出因为3×2=6,所以30×20=600(这种等于没说)。他在给我归纳方法,而我需要知道他是真懂还是假会。结果就是又问趴下了。还是给时间好好让孩子们想想吧,我也是真舍得花时间,因为这节课值啊!

课尾的时候有几个小孩写出来了,孩子们也解释的头头是道。

这个是基于经验,其实10个10等于100和20个10等于200这两句可以不写,因为红点1已经学会了,所以可以直接这样证明:30个10是300,300×2=600(这里不知道各位看懂了吗?为啥30个10等于300然后就300乘2=600了,其实孩子是有思考的,他说这是【2个(30个10)】一语中的,一个30个10是300,这样的两个就是600。

这个小孩是推理证明。

本质是:个数相乘+新单位。为什么个数×个数产生新的个数,单位×单位产生新单位。结合学具理解,这个事必须说清楚。借用计数器十位先拨3颗珠,累计拨20次,百位进6次。(这个需要靠想象,不要对学具产生依赖,适时发展推理能力。)对比抽象的算式与计数器操作:20×30= (2x3) ×(10×10) = 6×100。对应关系:2x3=6→计数器中的“个数相乘”(如3颗x20次=60颗);10x10=100→计数器中的“新单位”(十位珠→百位珠)。

30×2=60,60×10=600。这个算式学生是怎么解释的。把先算30×2=60【2个30】,再算60×10=600【再算10个(2个30)】。

这些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线就是拆,暗线就是【几个(几个几)】。

借用罗帅的话:善于等待,学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学习过程中他们最美好的样子-深思、善问、能说、会听;善于等待,我们也将会迎来一个学生主动究理、寻理、明理,更具深度、广度且有温度的课堂。

最后想说小孩不“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