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自从滴滴等网约车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崛起之后,各大媒体对于网约车安全性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过。在2016年时,政府对于这部分的法律空白进行了填补,并限定了网约车司机的资质。滴滴对此已经进行积极配合整改,并且对于冗余的人员进行优化。但是因为盈利需要,进行了涨价。同时因为快车专车涨价导致客源减少,导致更多的人将滴滴改成了出租车调度工具。
而2017年1月下旬上海不少本地公众号都刊登长篇幅文章对滴滴进行口诛笔伐:表示现在打出租车很难,很多空车不停,即使偶尔打到也是在大幅加价之后。导致现在使用滴滴的乘客出行成本大幅攀升。滴滴作为网约车的龙头代表,第N次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这件事我想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司机拒载故意等乘客加价是否有普遍性?
这里普及个知识,上海的出租车状态指示灯除了“载客”、“空车”以外还有一个状态叫“电调”。有的乘客没注意这种“电调”状态而只揪着空车这一点不放;还有不少司机接到网络订单后忘记修改状态。导致乘客觉得司机故意拒载而只接加价的网络订单(后者情况居多)。当然,大家质疑的主观空车拒载是肯定有的,我在这里只是分析下,这种情况是不是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我来用博弈论具体分析一下:
卖方博弈:
如果司机有单不接而硬扛着死等,则他会失去这个订单的收入,称之为沉没成本。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因为纳什均衡,司机都会选择有单就接。但是需要考虑到客户加价这个因素,导致司机的沉没成本降低。当普遍的客户补贴大于司机的沉没成本(无法量化,但是每个司机心里都有一杆秤),司机必接加价单。否则大多数情况下,司机肯定有订单即接。
买方博弈:
这个表有点笼统,没有明确加价的具体金额,但是可以大致看出,客户对于价格的偏好是随机的。这正如“薛定谔的猫”,在司机确认订单之前,客户是不知道自己出价是高还是低的。在实际情况中,客户往往是从小到大,逐步加价。(注:“薛定谔的猫”这个概念源自于量子物理学,概念略复杂,这里不做展开,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
将买卖双方的博弈合在一起看,则结论是,大多数情况下客户补贴是低于司机的沉没成本的,且大多数司机更多的情况下是有单必接。(火车站、机场等特殊地区容易发生司机共谋现象,不在考虑之列)
结论:打车市场,供求双方大多是理智人的情况下,加价订单无非是当前地点当前区域市场情况的反应,本无可厚非。对于某些因为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的天价订单,我们想象下在没有网约车的时代里,这部分的需求能不能被满足。如果不能,则责任不在网约车。
在一定程度上,客户的主观加价金额还可以被看成是市场供需的一个风向标。在大数据时代应该被加以开发利用来平衡供需才对。
2017年1月24日,上海市相关部门约谈滴滴后,要求:
1. 取消网约车的出租车加价功能。To 网约车企业
2. 严格执行出租车接到订单后,将状态改成“电调”。To 出租车企业(减少乘客误会,避免网约车莫名其妙背黑锅)
3. 禁止对于已经在载客的出租车发送订单需求。To 网约车企业 (避免乘客发出要约后,手机屏幕上显示“虚假繁荣”。以及司机隔老远乱抢单占坑的事情。)
可以很明显得看出,相关部门在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对于网约车和出租车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但是能不能解决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显然是不能的。或许乘客不会加价打车,但是由于供求不平衡,得到的结果无非是用时间换金钱——让用户等更久。
为什么滴滴接二连三地被人口诛笔伐?
首先,我同意大家的观点:确实存在部分素质低下的网约车司机在拉低整体队伍的素质。但是大多数司机的槽点至少不会比出租车司机多很多。
其本质原因是以滴滴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崛起而动了出租车这部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管理部门迫于压力又不得不管。怎么管能让各方都觉得公平公正是一门艺术活。而在一轮又一轮的舆论冲击下,滴滴至今仍处于守势,我可以断定,以滴滴为首的网约车在搞定2017年1月这次事件之后,还会被其他问题继续“追杀”。
诚然,经历磨难后,网约车在法律层面不断规范,网约车公司也在自我革命,给乘客更多的保障。网约车行业或许要感谢那些曾经找自己麻烦的人,是他们让网约车行业不断优化自己。(突然想到了信乐团的《海阔天空》的歌词: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采的活。)假如有一天,网约车各个方面服务水平和出租车公司旗鼓相当之后,出租车依旧没落那该怎么办……
我开个脑洞,如果各个地方性的出租车企业集体入股网约车公司,或许就可惜息事宁人了。虽然,这对于解决供求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来说,毛用都没有……
下篇预告:
既得利益者和新兴利益蚕食者的纠葛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人类争斗的核心动机之一。我在2016年年底读了一篇历史考据的文章。这段历史不单单有两方势力的博弈,还有上级部门的左右为难。这段历史并不宏伟,但非常有趣,尤其是在这篇文章作者的描述下栩栩如生。虽然全文通俗,但是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看完全文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为了提升这段有趣历史事件的传阅度,我特意做了一篇读书笔记,力争让您在10分钟之内了解这段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历史。
为什么我要在这篇文章下面埋下这个彩蛋?因为历史总是相似的,您或许可以把这次滴滴事件的各方对号入座到这段历史故事中去,能让您从另一个层次来看到这次滴滴事件。也或许,滴滴如何转守为攻的契机就藏在这段历史当中。
作者微信公众号:鲤鱼号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