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曾经讲到,也许美国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对于“闲荡”一词感到有些惭愧。我想可能不止是美国人,哪怕是我,每当我“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心中的焦虑感也会蹭蹭蹭地往上涨,那焦虑大抵是为了抵挡无所事事的愧疚的。
我记得2017年的时候,跟朋友做一个家庭排列联想,在脑海中勾勒过一个画面,那是一个一直在原地跑、停不下来的人物形象,那是我自己。她在原地,没有目标地跑啊跑,很累,却得不到营养,一直在消耗自己。这个画面很好地描述了我工作以后那几年的状态,当时这种疲惫已经积累到某个顶点,而我还在跑,不允许自己停下来,无法享受无所事事的悠闲。
之后一年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我怀孕了,好像生活节奏被动地慢了下来,尤其是激素带来孕期反应的时候,我不得不停下脚步了。过去的半年,我挺着肚子,将工作投入减少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的程度。我跟自己说,或许可以让自己慢下来,轻松一点,再虚度一些时光。
后来我发现自己在微信朋友圈慢慢地“消失”了,豆瓣刷的越来越多,2018年看了工作以来最多的连续剧、电影和书。我对电影的鉴赏力慢慢增强了,读书时曾经有过的那种敏感性在年底的时候终于回来一些。我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前所未有地饱满,一如我身体的隆起。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的世界在外面,满世界浪荡的那些辰光曾经赐予我一波又一波力量,如今我每日的体验养育一个新生命的点滴,是把世界收到了家里,与另一个生命相遇。
相比于在工作上过分的投入,我现在觉得事业家庭和自己的平衡更有美感一些。就像搞理财的常劝人不要吊死在一个篮子里,要分散投资,我们的生活也应如此。在生命历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实在是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