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开始了。
好开心,又可以,过上一个人堕落快乐恣意妄为的生活了。
或许我们毕生在人生这座牢笼里追求的终极自由就是这样了,无拘无束。
我们天生就是爱自由胜过一切的太聪明的高级动物,所以我们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计算着如何才能过上我们更喜欢的那种生活。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像变色龙一样,因此我们的追求的目标也是时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在一个目标上努力,也得不到我们想要追求的那种到达彼岸的感觉。
这样的人生过久了就会有一种失速流离的感觉,矛盾和冲突布满了我们的脑海,无法获得宁静,内心就焦躁起来。
这样的人生就像一艘在太平洋中心航行的小船,放眼望去四面八方360度无死角存在无限可能,往任性一个方向都可以,作为船长你拥有绝对的自由决定航行的方向,可是这样的自由是非常浩渺的,大到虚空的地步,就像你往空气挥拳,得到的都是徒劳,无法有实打实的感觉。
这样的人生尝试过就足够了,我们永远向往那些我们不曾抵达的远方,不到黄河心不死,去过了黄河就在心中了,以后就不会再念念不忘了。
作为一个非常爱冒险的人,人生的很多被贴上“Warning”地方都去过了,尤其是在“绝对正确”领导下被推向的悬崖,所有“不正确”的事情都体验一遍过后才发现人生所缺乏的-A终于都补回来了,残缺的灵魂才第一次有了“齐全”的感觉。
人类是天使和魔鬼的共同体,如果一个人只有其中的一面,必然是不符合自然的。
如果我认识一个人,永远只看到它其中的一面,这样的人我不会深交,就像
张岱说:“人无癖,不与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所以“完美”的芭比娃娃我是不爱的哦,因为她美则美矣,无有灵魂。
当然如果只有魔鬼的一面也是要失控的。
回顾一路走来,走过了足够多的魔鬼道路,也腻歪了,当初的那种雀雀欲试的好奇已经无有踪影了,现在忽然想体验一下人生的另一面。
那个我一直很讨厌的一面。
日复一日,一眼望到头的那种生活。
体验做一个健康自律脚踏实地的人,尝试在一条小河淌水的感觉。
每天过同一条小河,每天抵达彼岸一次,周而复始。
放弃无限的自由和无限的可能,过上一种每天围着一亩三分地打转的感觉。
在一亩三分地打转需要的是坚守的信念,还有每天归零的心态,也需要目光短浅,最好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胸无大志。
每天都掩耳盗铃忘记外界听到的一切声音,只听到自己的心跳,自动屏蔽其他的一切,回归简单。
走过一些山,看过一些水,见过一些天地,目睹过一些众生,最后发现我最想拼凑的是自己。
在人生这个大观园走了一圈发现人生真的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般“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人生的边上走了这么久,也要看清楚一些真相。看破一些幻像。比如,觉得别人时刻都在关注你的假象,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那点破事,无论你是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人看来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而已,所以,不要自我迷惑。
再有就是,不要把每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混为一谈,他们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那都是你逃避的一个借口。
你唯一需要努力的就是看清自己的地图,好好去体验,不必拿别人的地图和自己的比较,无论谁的色彩搭配的出色都与你无关,地图是因着我们本身的存在而存在,不是因着他人的围观而存在。
不因多数人的围观声音而有听信的必要,不在自己轨道上的人生,辉煌不如荒唐。
而如果人生需要一个假想敌去增进武功,那我想这个对象最适合的是自己,每天体内的天使和魔鬼斗争一番,最后记录双方表现,相信这幅画会是最有灵魂的。
在黑暗的地方摸着石头过河足够久了,也试试往有光透进来的裂缝走一走,毕竟今生是第一次,都得走走才不会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