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
阳明先生总算是一路颠来到了贵州龙场。可是他却面临一个问题,生存环境实在太差。贵州龙场在西北万山丛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像野人一般住在山林之中,自己建房子。
地势较低所以潮湿难耐。同居的还有蛇虫,疾病很多。就算想找当地土著帮忙,也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实现。而且更糟糕的是,刘瑾看到阳明来到了龙场,仍然贼心不死,想找机会干掉他。
当然这些对于阳明来讲都不算是个问题,他在被处罚以前就知道自己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早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状态。
阳明的问题,在于自己生存的意义。
他曾无数次的思考,我鞠躬尽瘁,死而无憾,若是离开人世也是一了百了,可如今活着,走出这道坎也许又会遇到一个“刘瑾”,再次劝谏无非又是死去或者苟活。那么生的意义究竟在何方?生死之道尚未领悟。他把自己关在石棺里,若是无法悟透,那便就此与世长辞了吧!
结果是过了一段时间,阳明觉得胸中洒洒,好似有所悟,便离开了自己的石头棺材,他的仆人们的状态好像比他还差,本来生龙活虎的他们纷纷病倒,阳明给他们做饭,又怕他们精神抑郁,于是写诗作赋,还时不时的讲些笑话调节气氛。
一日夜,天地暗淡,星月无光,万物沉寂。却突然一声长啸划破天际,阳明明白了!他究竟得到了什么?为什么最暗淡的环境造成了他最光明的时刻?
阳明在上下求索,九死一生的过程中明白了:“吾心自足”、“心即理”。多么骇人听闻的见解?
“万物皆备于我”这是何等的气魄。幼时的五溺使他的童年在有方向的基础上丰富了起来。流放龙场把他逼到了绝路,对于朱熹的思考和质疑是他与最伟大的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阳明曾一直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其实究竟应该怎么走,没有人告诉他。孔子陈蔡绝粮,却弦歌悠扬,没有人告诉你他为何能如此。能告诉自己怎样走下去的,只有你的内心。
没有人告诉阳明他要怎么在逆境下走下去。像朱熹一样向外求,读圣贤书,可能只会更加迷茫。阳明为仆从做饭,给他们写诗,是因为他自己的内心的选择。
就这样,阳明大彻大悟了。没过多久因为阳明小有名气于是贵州省的教育厅厅长席元山来向阳明请教问题,关于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由于程朱理学占据主流地位,于是阳明只是讲授了自己悟到的道理。最终席元山被阳明深深的折服,便拜到了阳明门下。
在来到贵阳书院以后,阳明有点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知行合一”其实心即理中已经包含了行的维度,但是阳明还是要点我们一下,比如我最开始就认为心即理只是向心而求,而不包含
外推的维度,阳明要告诉我们知和行一样重要,一样不可割舍。
看似贵州龙场成就了王阳明,其实是他的志向与求索成就了自己。明白了所有事都听从本心,自然就不会顾及外界的困苦亦或者荣华。
也许阳明就是在警醒我们,我们是否能做到心中的领悟一定行出来,每日省察都能无愧我心,还是被外界环境影响而一直做出违心的决定?外界的压力会压垮我们的身体,而心灵永远是坚硬的使我们挺立,孤木难撑住将倾的大厦,可是他决定挺立起来时就会让这件事成为一件传奇!当我们选择相信,选择听心的指引,总有一天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千洵
阳明所创立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与先秦儒家有很深厚的联系,在我们学习王阳明的课程时,便可以发现他的思想与孔孟的诸多重合点。诸如阳明最初提到的“心与理”的观点,其实想要强调的便是世界之理是出自于我们的本心的,这与孔子孟子提出的“立己达人”的理论是一致的。
但是在王阳明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他想的一样的,事实上,在当时是一个与王阳明的理论完全相反的理论占据了时代的风潮,这便是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学。
朱熹的理论框架是将心和道这二者分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去求的那个道,我们不会从自己的内心向外求,我们需要从外在汲取“营养”供给我们自己的内心。
其实朱熹的学问已经逐渐的偏离出了儒家的传统义理了,自孔孟以来,圣贤之道欲实现必须遵从由心及远的理论,因为天道它并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东西,若我们想要真正的对它融会贯通,我们的心首先要领会他,使他与我们合二为一。朱熹的格物之道并没有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心与万物的理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懂得世间万物背后的真理,我们必须逐个的去探索每一个事物。就从可行性上说,朱熹的理论是很难达成的。更重要的是,朱熹的理论没有办法为我们的心带来力量。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去行朱熹的格物之道的时候,我们的心可以不动。当我们的心不动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动摇,是否我们会开始质疑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呢。当我们在行朱熹的理论的时候,很有可能行着自己的思路便歧出了出去,我们可能会在追寻格物之道的路上越来越外化,越来越不明白自己生命的方向。
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死读书”一样,格物致知很有可能慢慢的发展成:你必须博览全书你才能懂得世间致道,并不是说你由心而发的去领悟世间致道就不需要读书,而是当你的心领悟到了这知识中的致道之后,无论书中是否有教导你应该怎么做,你都可以将心中的道行出来了。这便是王阳明一直强调的“心即理”的道理。
这一刻,他真正的明白了圣人之道该如何行出来。
在贵州龙场,他的心灵处在绝境中,王阳明遭遇了他生命中的“大困”时刻。他并没有参悟透自己的生死,在他为戴铣发声而入狱的那一刻,他已经做出了舍弃生命的觉悟。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死里逃生之后,他开始思考起了他舍生取义的意义。或许让王阳明再选择一次是否要为戴铣换得正义,他仍然会这样选择,但是这一次,王阳明迷茫了。对王阳明来说,他的生活是否困苦,完全不是问题,甚至他的生命牺牲与否也完全不是问题,问题所在是他就算牺牲了他的生命也没有办法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他牺牲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但是后来,王阳明明白了,我们也明白了。真正的圣贤之道没有藏在结果里,他存在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中。圣人之道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要求,我们追求的圣贤之道其实就藏在我们鲜活的生命中。当我们做到无悔生命中活着的每一刻的时候,我们便真正的接触到了圣贤之道。
所谓“知行合一”,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当我们将心中所想行出来的那一刻,我们才算是真正的顿悟。将自己所知的东西行出来不应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若你觉得将自己的所知形成了还是困难的,这只能说明你其实还没有完全的理解这所知的意味,因为你还没有完全做到使这个“理”与你的心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你自然有可能会不情愿去行出来。
我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更有利于我们去将自己心中的事物清出来,也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
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将那个时代的儒家学说拉回了正轨,也终于将传承了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多少时候是在“明知故犯”,有多少时候我们都在思考“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想去做”的问题,现在我可能会反过来思考我自己是否真正的懂得了圣人致道。
当我们的内心有力量拥有方向的时候,现是所有的困境都会化作我们内心的营养。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要逃脱这个困境而没有想到这次的困能够带给我们生命什么样的理解与领悟。很多时候当我遇到一个困境的时候,我的精神与情感会深陷在这个困境之中无法自拔,我没有去想在困境中实现自己梦想的路径。在那一刻,我似乎卸下了生命的所有力量,所有属于一个人的力量。我认为我生命中现在最缺的便是在困境之中做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