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的基础上,开始搭建webpack+react项目。
- 撤销全部git add的文件:git reset --mixed(文件退出暂存区,但是修改保留)
- 添加.gitignore文件,详情请看.gitignore介绍
下面就是配置
- path.resolve(),生成绝对路径。
- 添加
html-webpack-plugin
插件,来自动将打包后的js文件插到html页面里。(为了方便,每次构建时,先删掉之前的dist文件,所以要引入插件clean-webpack-plugin
)已使用。
- npm run build(webpack) 只是构建项目,生成dist文件,
- npm run start (webpack-dev-server)是运行代码,不会生成dist文件,因此渲染页面是通过编译后存在内存的数据来渲染的。
- 添加.eslintrc文件,首先,安装eslint,以及配置:具体系统安装参见eslint-config-airbnb.
两行命令即可
第二行命令,相当于安装了:
注意:(必须关掉lantern,否则,一直安装不成功,当时我就被气到了,最后凯哥给我的解释:VPN就是加速国外网络,与此同时,减慢国内网络
,这就明白了)。
-
使用热模块替换(HMR)。
webpack.config.js添加内容
-
开始react写内容,安装react相应的npm包,在index.js写如下jsx代码:
jsx代码
10 .安装babel-loader,在webpack.config.js里需要对jsx添加加载器babel-loader
,不管是下面哪种方式添加babel,都需要安装本插件。
- 由于jsx浏览器识别不了,需要babel来将其编译成js的形式,有两种方式:
(1)安装相应的babel插件,Babel其实是几个模块化的包,webpack可以把其不同的包整合在一起使用,对于每一个你需要的功能或拓展,你都需要安装单独的包。一般就这几个。
babel-core(核心功能)、babel-loader(jsx加载器)、babel-preset-env(解析Es6)、babel-preset-react(解析JSX)。
(2)只需要安装babel-preset-react-app
即可。
安装好运行会报错,如下:
本插件强制写cross-env 或者 babel-env
原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因为用本插件的时候,要求在package.json的scripts的start里指定 "NODE_ENV" 或 "BABEL_ENV" 环境变量,有效值为development(开发)、test(测试)、production(生产)。
写好了之后,再重新运行,发现又报NODE_ENV的错,换成BABEL_ENV也一样报错:
NODE_ENV
BABEL_ENV
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人说——Windows 下环境变量有坑,可能需要 cross-env 这个包来辅助设入环境变量。因此需要安装这个包,安装好之后需要在设置环境变量前面添加 cross-env ,否则还会报相同的错。
网上的,ok,了解了
- ok,到目前为止,已经可以正常改代码并自动编译了。
普及:暂时用到的就是这些,后面了解多了再补。。。
(1)--hot 和 --hotOnly 的区别: 前者会使浏览器自动刷新,而后者不会。
(2)--open: 依托于热加载,运行直接打开浏览器。
(3)--inline: inline模式,另外一种模式是frame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将启用内联模式。这意味着将在包中插入一个脚本以处理实时重载,构建消息将出现在浏览器控制台。
推荐使用内联模式进行热模块替换,因为它包含来自websocket的HMR触发器
(4)--progress:表示显示打包进度。
(5)--colors:输出结果带彩色,比如:会用红色显示耗时较长的步骤。
(6)--content-base ./dist:设置打包后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