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连续听黄优优老师的沙龙,深刻了解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三岁看大,是看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习惯等等,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那七岁看老,又看的什么?看得为人处事的能力!七岁是一个渐渐懂事的年龄,为人处事的雏形也就显现出来,虽然不是很成熟的做法,但是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反应!知道疼爱父母的,他会很孝顺,从小表现得为父母着想,帮父母做事,乃至影响他长大以后,也会孝顺父母,替父母分担!小时候被父母宠爱惯坏的,小时没有能设身处地为父母考虑这样的机会,因为父母都替他包办了,都替她考虑好了,他不需要思维,所以在他七岁以后,他也会渐渐形成了一种自私,依赖心里,会对别人形成一种指责,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错误都是别人的,所以很少会产生顾及他人感受的一种情怀。这就能看到七岁以后乃至到老,整个为人处事的一个层面。如果不学习,那它会一直持续他七岁左右的那种心里需求,到老都不会改变。
所以七岁之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三岁时候的孩子,会说,会跑,会跳,上了幼儿园,开始了与同学与老师之间关系的相处,孩子这时候还是处于一个模仿和认知的阶段,所以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跟着学怎么做。所以不同的家长培育出不同的孩子,有的家长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拖拉,任性,注意力不集中,好像全是孩子的问题,殊不知孩子在小时候认知世界的时候,家长给予了他过多的阻挠跟包办,孩子在地上爬,家长嫌弃脏,孩子在床上蹦跳,家长怕摔着,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吃饭,家长嫌弃弄脏衣服,弄满桌子,嫌弃孩子吃的慢,所以就动手喂孩子。看似在爱孩子,实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
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趴在地上钻来钻去,那是寻找一个平衡感,空间感。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是锻炼他的生存能力,手口脑协调能力,孩子专注吃饭是培养他的注意力集中,家长喂食却打断了孩子的注意力,会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这是三岁之前的一些动作行为,就看出了大了以后的一些表象,有的表现出方向感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脾气暴躁等习性。
当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时,孩子会哭喊着着,家长为了不让他们哭,就用玩具,好吃的,哄她不让她哭。这种哄的方式一次有效,但是,下次哭得比这回还厉害!如果家长学会了安慰孩子,看到孩子哭了,蹲下来面带微笑,跟宝贝说:嗯,宝贝儿,妈妈看到了(什么事实);,宝贝儿一定很委屈(说内在感受);,宝贝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妈妈在你身边陪着你(允许发泄情绪)。当孩子哭累了不哭的时候,妈妈可以问孩子:宝贝儿,现在好受些了吗?妈妈陪你去搭积木好吗?家长带领孩子走出这个不愉快的境地来,去寻找快乐的源泉!
懂是爱的前提,懂是教育的前提,懂是管理的前提!每个家长如果懂得教育孩子,七岁之前给到孩子更好的支持,那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的家长往往只重视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性格和脾气的培养,更忽视了让孩子去实践的机会。要想孩子长大后有更好的作为,那家长就要行出好的榜样来,不懂得就要去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现在大人一切问题的背后,都反映出七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也都透露出七岁之前的问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看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习惯及为人处事的方式等等,学会懂得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以后,还继续重温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按照自然规律,渐渐成长,一直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别人的依靠!我们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引而不是代替他们成长!孩子的路只有自己走才会走的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