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你看我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

孩子是父母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本源。

孩子是父母第一任老师,在这个世界上,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什么样就能反映出父母什么样,甚至包括性格和行为特点,以及为人处事的一些方式和态度。

现代家庭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玩手机,不学习,不自律 ,可他们自己却每天拿着手机刷着娱乐视频,消遣度日,还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

其实这无形中减化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

父母不在意,总认为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孩子的义务就是学习。

殊不知这种行为正潜移默化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放下手机,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创造沟通与孩子沟通的机会,才能走的更远。

你是一道光,我感受你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探索美好世界的一道光。

郑渊洁说:“合格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个孩子带到不同A、B教室,第一对父母每天都对A教室的小孩说,你最棒,你真厉害,宝贝你真漂亮。

第二对父母每天对B教室的小孩严厉苛责、打击,常常说:“你这么笨,做事能行吗”。

三个月后,A教室的小孩,积极乐观,上课主动发言,与人热情交往,和父母关系也很好,长大后自信又独立。

B教室小孩,每天上学都低着头,不敢交朋友,对学习没有热情,甚至不敢回家,长大后自卑又没有安全感。

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殊不知,我们探索美好世界的第一道光,就是来自父母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是一句话、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切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平等与尊重之上

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

最近郑爽代孕事件,一时间引爆全网。

很多网友在谴责她的同时,也为她的原生家庭而叹息。

郑爽的母亲刘艳,曾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歌星,没实现,于是像疯子一样的培养她。

五岁开始学琴、声乐、骑马、钢琴、游泳、自行车,每一天都满满的计划,只有周六,郑爽才能和她表姐,童年唯一的玩伴一起玩两个小时。

12岁狠心将她送往成都,跳级上初一,连撒娇的余地都没有,16岁的她还未完全未发育就已经被北电、上戏和中戏同时录取,可郑爽失去了快乐,失去了童年,被动承受了她那个年纪不该有的伤痛。

她已经说不清楚,这是她想要的,还是母亲的梦想。

一个塑造被动者孩子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往往是以父母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

他们不尊重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从不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只注重孩子是否犯错,注重孩子的成绩与结果是否满足他们的标准。

孩子不是父母的傀儡,也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会为孩子创造一片爱与自由的土壤,允许孩子真正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过是看着对方越走越远。

龙应台《目送》里面这样说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深以为然。

随着我们长大,告别家乡,从学习到步入社会,父母爱你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

随着我们变老,孩子的爱终究会逐渐分给其他的人。

父母与孩子就像两条平行线,一直往前走,但交织却越来越远。

父母与子女互相理解,但又言不由衷,欲言又止。

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总要自己一人独自面对,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下去。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里面的一句台词: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聚合,只有父母与孩子的爱指向别离。”

来时历经千辛,别时匆匆忙忙,再见孩子已成熟少年,父母已皱纹满面。

最后用涂磊的话来为今天的文章结尾吧!

我很钦佩一种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给予强烈的亲密,当孩子成人后,又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我是单丝er,走的慢,但一直在路上~~


~~在这里,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