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幼儿园的家长群里炸开了锅,沸沸扬扬吵闹了一上午。
九点左右,小朋友佳佳奶奶发了条消息在群里,问卿老师,说:“佳佳头上的发夹天天都在掉,她说是同学骗取了的,骗人的孩子品行不好,希望卿老师处理这事。”
此时,拿发夹孩子冉冉的妈妈怼回佳佳奶奶,说:“昨天放学发现发夹后,就问了冉冉,她说是同学送的,我还专门问了秦老师。说是小朋友玩耍互送礼物,你何必说的这么难听。”
佳佳奶奶就就不乐意了:“骗就是骗,现在孩子聪明,你不能保证你家孩子没撒谎。”
冉冉妈妈立刻说:“那你也不能保证你家娃娃不撒谎啊?自己确定不了的事情就跑来说娃娃撒谎,一个四岁的娃娃哪有你那么多心眼儿。两个小朋友单纯的耍,你偏要曲解成有人想骗你的东西,真是搞笑。”
双方围绕发夹到底是“骗”还是“送”纠缠不清。冉冉妈妈发了和卿老师的聊天截屏来证明发夹是送的。佳佳奶奶又怪冉冉妈妈发晚了,冉冉妈妈又怪佳佳奶奶年纪大了,看不来信息......此时,佳佳爸爸发话了:“我觉得三五次的在学校掉东西,作为每个关心自己晚辈的家长都有权利向学校进行责问了解情况。”
后面打字根本不过瘾了,干脆就语音。随后有部分家长劝解的,也有家长反感的。有个孩子妈妈直接说:“你们不要在这里吵了,要吵出去吵,影响大家看群消息了。作为家长要想想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你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带给孩子的就是什么,你孩子的世界就是什么?”
这下好了,又把话题引到教育孩子上去了。佳佳奶奶说:“请问你,我的孩子,我带什么教育给她,跟你有关系吗?我只要教他诚实做人就行了。这个社会不一定小时候拥有了,长大了就还拥有......”
佳佳奶奶一人絮絮叨叨闹了半天,管理老师插了两句嘴,早就被他们淹没在信息海里,泡泡都没冒一个。后来干脆也不劝了,仍由你们去。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零七分。
群里的争论没有结束,佳佳奶奶又发了条:“现在这个社会,自己的孩子得了父母多少爱?全是爷爷奶奶给予的。”后面就是一串串教育年轻人的话。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想终止这场风波,卿老师始终没有发话,估计也是说不清楚。群里一个孩子妈妈在这条消息后立刻刷屏发出一串串的坏笑表情,接着又有一些家长刷屏发出“女神节快乐”的动图。凡是佳佳奶奶一发话,马上就被一些孩子妈妈的女神节快乐之类的动图刷屏,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转移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刷屏行动一直到佳佳奶奶再也没有发消息为止,此时已经是十二点五十三分了。
这个发夹威力倒是不小,撬动了好多人敏感的神经。
首先,发夹引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既想孩子有好的交际,又害怕孩子吃亏,世上哪有那么安全的事。就连权倾天下的皇帝还有上当受骗的时候呢。做孩子父母长辈的,还是要舍得放手。老鹰教育小鹰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都知道,要想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得自己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啊。孩子不是我们的宠物。再者,这个发夹事件也许没有我们想像的复杂,是我们成人的防备之心过重了。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作为当事人的俩孩子知道你们这么造吗?如果她们懂得,她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奶奶呢?
其次,发夹挑拨教师行业脆弱的神经。佳佳爸爸说:“家长有权利向学校责问了解情况。”当然,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对孩子方方面面都有监护责任,如果有事件或者事故,家长可以问,可以“责问”,做教师的责无旁贷的报告或“交代”,但是发夹这东西就不知是事件或者事故。只是觉得教师的责任无限放大了。一个人都没办法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每个角落看完,更何况那么多孩子呢,老师哪能经受那么多的“责问”哦。哎!发夹呀,发夹呀,你可是把老师给夹住了哟。除了沉默,还有比沉默更有校的解决方案吗?
第三,发夹夹疼了老人带孩子的心。老人都想问,带的这孩子究竟是谁的孩子?有时可能都觉得是自己的孩子变小了。在生活中,都听过这些话:爷爷奶奶养孙子,爸爸妈妈抱机子(手机);孙子孙女当祖宗,儿子儿媳当老爷,爷爷奶奶当仆人。这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也不得不说,老人对孩子的付出确实不能忽略,我们扪心自问一下,看自家有没有这种情况。有的老人都不堪重负了。佳佳奶奶年纪也大了,她的这点想法或许有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不曾考虑过,当她把那句话一说出口,就引来爸爸妈妈的反感和嘲讽。但老人的这种心理恐怕没有好多年轻人去想到吧?总觉得老人带孩子天经地义。
哎,这个发夹呀,生生的夹住了三代人。我们都应该算当局者吧,真该好好想想了。
2019年3月7日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