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观音娘娘”——麦雅贞
麦雅贞(1920-1998),广东顺德人,从小在故乡边读书边随父亲学医,20世纪40年代初在香港九龙广华医院当护士;1942年加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从事医疗工作;50年代初转业之后,曾任韶关市人民院长、清远县人民医院院长,后来在广东省卫生厅工作直至离休,1998年病逝。
1943年的广东,不仅面临着医疗资源的极度匮乏,更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导致粮食供应陷入绝境,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在这样的环境下,粮食不够只能伴着野菜木瓜一起煮,根本吃不饱。营养不良导致伤病员面容憔悴,身体浮肿。面对这一情景,麦雅贞和欧坚为了确保伤病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她们与女兵们暗中达成了一个默契的约定:在开饭时,她们会故意放慢进食的速度,很慢很慢地吃,这样就能省下大部分的食物,转而供给那些急需营养补充的战友。当伤病员好奇地询问为何她们吃饭如此缓慢时,她们总是微笑着解释,女同志的食量本就较小,无需过多食物。然而,伤病员感到蹊跷,都很饿,怎么可能胃口小?他们瞬间明白了女兵们的心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坚决要求分饭吃,一人一口盅。这份深沉的情谊,使得女兵们无法再隐瞒,他们的心思女兵们也明白,让女兵们多吃点。这时候,女兵们也不瞒了,说什么也要把自己口盅里的饭拨出一半给伤病员。这样的推来推去,本来不够吃的饭,竟然还剩下了。女兵命令大家进行第二次分饭,不吃饱,伤口怎么能好?伤口不好怎么打“萝卜头”(日军)?所有剩下的饭又拨拉到伤病员的口盅里,伤病员听话了,闷头吃,吃着吃着,眼泪掉饭里了,连泪带饭一起大口哽下。
1944年,美军飞虎队飞行员克尔中尉在执行任务时遭到日本战机追击,不得已跳伞逃生。在日军大肆搜捕的危险环境中,克尔中尉经历了48天的蒙难与逃生,最终得到了东江纵队及所属的港九独立大队的营救,在这期间麦雅贞被派去照顾克尔中尉。她细心地帮克尔拆下肮脏的绷带,但是这些绷带都粘在了一块。于是,她吩咐人打了一盆热水,将绷带浸湿,一点一点地揭下来。麦雅贞的手法娴熟自如,动作十分柔和,她用擦亮的剪刀剪掉绷带,最终,伤口清干净了。她只用了热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抗菌剂,她的包里也只有少许纱布和三四件外科医生用的工具。尽管当时物资匮乏,麦雅贞用仅有的医疗用品和外科器械,完成了这场没有抗菌剂辅助的清洁手术。
1945年,在山上,战士们经常要依靠野菜充饥,但是营地附近的野菜剩下不多了。为了能多找些能吃的野菜,解决吃饭的问题,一天,政治课刚下课,几个小孩偷偷溜出营房,往山谷的小溪边走,他们寻来一些不知名的野菜,洗好后坐在大松树下开始试吃了起来,大家轮流品尝,试图找出可以补充能量的新食材。但这时,一位叫叶润才的小孩开始感到不舒服,眼前的世界开始旋转,脸色变得异常苍白,言语也变得含糊不清。这一幕惊吓了在场的所有孩子,交通员出身的许庆龙很机智,即时判断是中毒了,他奔跑着冲进营房的医疗室,“麦医生,叶仔在山下溪边尝野菜中毒了!”此时,麦雅贞和柯彩凤正在为伤病员诊治,听到呼救声,两人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麦雅贞背起药箱,柯彩凤紧随其后,一同向事发地点疾驰而去。抵达现场后,麦雅贞凭借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熟练的急救技巧,迅速对叶润才展开了救治。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叶润才的脸色逐渐恢复了红润,呼吸也趋于平稳,最终摆脱了生命危险。
在1942年香港沦陷后,麦雅贞毅然放弃在香港光华医院的工作,选择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她在加入惠东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担任过护士和救护队长,1945年8月中旬,麦雅贞随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率领的东纵部队,部队在途经始兴县宝丰时,突遭敌军袭击,骤然增加了数多名伤员,无法随队行军,组织便决定将麦雅贞和曾毅医生留下来照顾伤员。在缺粮少药的艰苦环境下,她不仅负责伤员的医疗救治和精神安慰,还亲自上山采药、挖野菜、刨树根,确保伤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在面临粮食稀缺和药物匮乏的极端困境中,历经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最终成功地与大部队取得了联系,并安全返回队伍。
1945年11月,在南雄横水一带的某一天,麦雅贞接到了一个紧急求助,原来是当地一位被大家叫做林大嫂的妇女因半年前被日军击中胸部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治疗。弹头卡在她的胸骨中,导致伤口感染严重,生命危在旦夕。麦雅贞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拿起手术箱赶往林大嫂家,迅速为林大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决定立即进行手术将卡在林大嫂胸骨里的弹头取了出来,大大减轻了林大嫂的痛苦。然而,由于弹头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且已生锈感染严重,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极其匮乏,已是无力回天,林大嫂最终未能战胜病魔在数月后离世。
1946年,东纵部队北撤山东烟台,麦雅贞留在南雄坚持斗争。次年3月,南雄成为整个五岭地区武装斗争的中心。麦雅贞先后担任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北二支队的医生兼卫生队长。一天夜里,麦雅贞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筋疲力尽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有位高坪村的妇女急匆匆地跑来求救,说家里的孩子突然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麦雅贞听后,顾不上身体的疲惫二话不说便拿起药箱戴上斗笠跟随妇女冲进了茫茫雨幕之中。到达了妇女家中,只见一个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的孩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麦医生摸了摸孩子的身体,热烫烫的,发着高烧,又听了听孩子的心肺,断定是患了严重的肺炎,就安慰妇女说:“老乡,孩子是可以治好的,不要难过。”然后她取出一些磺胺药片交给主人,还向那邻居借来一个挂钟,吩咐四小时服一片,交代好后,麦医生告别老乡返回部队。临走前她还特意开了三天的药并详细交代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妇女一家感激涕零并试图塞给她几个毫银,但麦雅贞却坚决拒绝了。三日之后,孩子康复如初,妇女一家携子登门致谢,盛赞麦雅贞是“观音娘娘”再世。不久,此佳话迅速传遍南雄乃至五岭四野,皆称颂其为“观音娘娘”麦雅贞,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