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 在古代,把一根大木头中间挖空,就成为“桴”了。当时江南一带是用木筏、竹筏;在北方多半用桴。
由就是子路,叫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对当时所处的时代有些失望,自己主张的仁政得不到施展,不免心生感慨,他说:“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坐一个竹筏漂到海外去。那时候能和我一起去的,恐怕也就子路了吧!”
那时候的海外可不像现在的海外,热闹繁华,那会儿的海外可是蛮荒之地,还没有开化的,真要去到海外,那就是隐居了。因为子路忠勇,遇到什么危险可以搭把手,帮帮忙。
子路听了特别高兴。你想啊,老师要出远门,去海外隐居,那么多同学都不带,就带我子路一人,可不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嘛!
孔子看出了子路的喜色,怕他翘尾巴,故而说道:“子路虽比我勇敢,但做别的事情,也就一般。”
因为子路的性格比较冲动,有点类似张飞、李逵那样的性格,孔子担心他冒失闯祸,所以刻意提醒他。
子路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还蛮多的,可以看出他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很好,说话也会随意一些,感觉彼此之间很亲近。
学习《论语》的第九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