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上午,市里安排了一次培训,江苏杨思学校的刘校长亲自上一节观摩课,授课内容是八年级课文《陋室铭》。
其中一环节问学生们是否愿意过刘禹锡那样的生活,是否愿意到偏远地区生活,被提问的学生回答愿意。
全场至少有百名教师吧,但从他的肢体语言来看,大多人不相信这是他最真实的想法。后来让另一女生分别采访两男两女四位教师,学生不认识其他教师,所以采访的都是他们的任课教师。
老师们有回答愿意陪学生去生活的,但被刘校长步步紧逼问家人、孩子怎么办时,老师们都很为难。也有老师回答愿意陪学生们一起去体验的。
最精彩的回答,引起全场老师们阵阵掌声的是另一学校的某某老师,他是抢答的,并不在被采访教师之列。直接表明自己不愿意去,也说明了理由。
我想,大家鼓掌的原因也在于他勇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同时,我也为教育现状感到担忧:学生们为何不愿意表达真实的自我?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应该反思?
为什么学生回答愿意去呢?是否因为这样符合高尚的道德标准?为什么老师们大多也如此?我们是否一样被高尚的道德标准束缚了?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不是担心真实的自我会被别人批评、指责?
教育的终极目标难道不是追求“真、善、美”吗?
这篇文章教参上给的中心论点是:安贫乐道、不慕荣利。这是希望我们学习这种精神吧!
但刘禹锡真的安贫乐道、不慕荣利吗?他因何写下《陋室铭》?接二连三被换越来越简陋的居所,他真的一点儿不生气吗?他为何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事实究竟如何,我想我们无法得知,即便有史料记载,也未必符实。
我们可否换个角度思考:若自己是现在的公务员,有类似的遭遇,是否会辞职?是否会为了基本的工资、保障而隐忍?若有更大的理想抱负,是否会继续留在体制内,等待升迁的机会?
的确有部分人会选择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在参加教师考试的学习过程中,记得教材上有这样一观点让我印象深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但教参所传递的中心思想是为谁服务?绝对正确吗?受教育者是否清楚自己想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人呢?我们对教材、教参是否应有质疑精神?
多次看电影《风雨哈佛路》,上一次才发现有一情节是女主老师提倡大家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质疑精神、质疑教材、质疑历史的精神,这是否是我们的教育中所忽略的?
那一环节也让我想起《皇帝的新装》,不记得作为学生的我当时收获了什么,但上一学年再次学习这篇童话在想:作者是否想告诉我们应像孩子一样简单、敢于说真话呢?
面对应试教育,我们要教学生们掌握“标准答案”,高分需要“标准答案”,可“思想”“人生”有“标准答案”吗?我们有没有被“标准答案”束缚呢?课堂上是否可以减少“标准答案”的束缚呢?
我们的文化中是不是更注重集体、忽视个人的自我呢?我们是否可以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同时尊重孩子们表达真实的自我,且能给予欣赏而不是一味打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