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让我的文青属性上身。
自由感,让我的行者力量觉醒。
出门,带眼,带脚,带脑。
静静的走,让我思维活跃。
边走边复盘自己的2017。
游记与复盘,和谐共存的叙事风格。
年末的行程很满。
细数下来,行程单上的内容,都是遵从我内心需要的,我才会甘愿这么为它折腾,不知疲倦,充满活力。
第一天
七点半出门,跑步-公交-地铁-高铁-地铁-小黄车,耗时5小时历经五次无缝衔接,从杭州奔到上海参加圈外商学院的上海年度趴。(原计划是只有后面提及的东极岛之行,但今年与圈外结缘,一定要参加才甘心。第一时间抢到年趴票,然后开始调整原定行程)
去听
仍在前行中的人讲他们的荆棘是什么样的,他们不会说你一定能到山顶,只是说你要走起来,你会看到你想要的风景。
在他们的眼中是害怕到山顶的,到了山顶若是看得到下一个山顶还好,若是看不到,他们也会迷茫,不是怕走下坡路,而是怕没了追求。
很多故事中都有人想要天下无敌,但故事中那些天下无敌的人貌似没有谁很快乐。
去思维激荡
了解并思考那些自己不曾思考过的问题 。
去沟通链接
跟班级的小伙伴们面基,跟圈外的网红我勾小姐姐面基。
在这里,有一种让我发自内心的舒服的感觉。我由衷的说,我们有缘相识在圈外,是我们每个人的幸运。
不止上海的年度趴,还有杭州的校友会,还有我在的7月1班。遇到的每一位,交流过的每一位,都是彼此的幸运。
白天匆忙,晚上依然匆忙。晚上五点半散场,但仍坐在会场和班级圈柚-梦娇聊到六点半,才赶赴客运站。
末班车发车前十分钟买到票。
晚上十一点半就到了上海300公里外的地方-舟山。
路上仍在回顾,有人问圈圈,如何让自己不忘初心?
圈圈在年度趴上回答,想不忘还是有些难度,但可以用一些方式提醒自己。比如,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到年份打开看,自己有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延续还是偏离,自己再做一些回顾反思。
那,在这里我写给未来每一年的我,不论那时的你是贫穷或是富有,不论处在逆境或是一帆风顺,我都希望那时的你能乐在其中。把每一年,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这么折腾也要去心心念念的东极岛。
在2017年末踏上本是年初就想去的地方。
这算不算不忘初心呢?
我只知道,我需要一个相对来说可以独处的世界。还有,直觉告诉我东极岛这个地标,或许错过今年之后我将更难成行。
第二天
早起排队,买完加船的下午的船票,迈开双脚开启边走边看边复盘模式。
六月接触圈外,开始认识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学会善待时间,了解职场应该的模样。
收获很多的鼓励与肯定,收获很多让人舒服的评价。
“我是个矛盾体”
有人会说我是那种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仿佛可触摸到的那种人。有人会说我是一个和谐共存的矛盾体。矛盾体这一点,我莫名的喜欢。
都说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来说一个人自相矛盾。但我想到古时矛盾都是用来对敌,用处不同而已。矛用来攻击敌人,盾用来保护自己,我的盾比敌人的矛坚固,我的矛能杀进敌人的盾就好,自己的东西比较有何意义呢?
矛盾体,意味着我有两种对外界环境的应对方式,但我还是一体,不管哪个类型的决策-攻或守,自己是受益者就好,至于是用矛还是盾应对?何必纠结,哪个顺手先顶上,活下去再说。犹豫用矛还是用盾, 这个时间可够敌军杀好几个来回了。
我是内向还是外向?
应该也是一半一半。没有团体生活我会不快乐,但若太闹我又吃不消。这次行程安排也可看出端倪,一天是近300人的热闹欢聚,一天是在远离城市的小岛享受一人的极静小世界。
18岁那年,第一次见识到人多到可以“包下半节火车厢”的团队活动。那时是真的快活。
我是需要团体的交流才会有收获,但消化的时候我又需要独处。或许我也是个骆驼型的性格?一次大量储备,可以之后调用。
( 在路上,游走在现实与思想两个世界,看着左边忙碌的人忙碌的船,看看右侧拆了一半的荒芜景象,再结合着脑里想着自己是个矛盾体。思想与现实开始汇集。)
一边想着当年韩寒或许也是用这艘船把电影里的车轮渡过去,一边看着右侧被拆一半无人的楼。
有一种错觉
一边是繁荣,一边是荒芜。哪边是正确呢?
或许都存在才是正确。
只繁荣,太假。
只荒芜,太惨。
不是要和谐才能共存,而是共存了就是和谐。
事物的发展只能在两极间摇摆,而不存在单一方向的终极。
或许,并不是只有我自己是矛盾体。或许,这世界本身就是矛盾体。而我,只是缩影。和谐共存的矛盾体。
(一直在边走边码字....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再写写)
早上出门前,给自己准备了一连串的问题。
对于爱情,这一年来有什么新理解吗?
对于婚姻呢?
对于生命呢?
对于金钱呢?
对于自由呢?
想着想着,记录下现在的理解。
爱情不是那么肤浅的东西,不能步入婚姻的爱情不是爱情。
婚姻,是找一同生活的伙伴。一起哭一起笑共同面对生活带来的苦痛与欢乐。
生命只有一次。身体是基础,好的身体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现在还是多多益善的阶段。
自由,偶尔的放纵就好。多了会荒废,少了会不快乐。
然后爬到了山顶,晒着太阳。翻开自己17年的日记。
关于愿望,我觉得只能算部分达成吧。看体重趋势也能看出这一年来的精力状况。可能前半年用力过猛。后半年颓废许久。
17年新结识一群可爱的有趣的人。
17年对自己做了更多的反思,至少比起以往,了解自己明显更多些。
2017的自己,还是一如微信名字那样,水下狂奔,孤零零的。但2018,我感知到,会有人陪我同行,一群人。
在去往东极岛的船上,我还是写下,2017,后会无期。与你告个别,与2017的自己告个别。
2018的日记已备好,2018的自己也将继续前行。
早上,打出标题“后会无期”四个字的时候眼泪涌上来。
在船上,再打这四个字,眼泪还是要往外涌。甲板上人来人往,我却掩饰不住。
老爸,儿子想你。之后的路,我知道你一直在看着我,陪着我。
(成文于2017.12.31,之后于2018.08.15微调配图,文末新增“东极岛之行”,心心念念的2018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