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拍摄的灶台是在江南农村最为常见的样式。之所以这样认为,那是因为在我观念中,北方的灶台都要配有一部手拉式的风箱。我没有去过苏北农村的厨房,或许与中国北方的灶台还是有所区别的。
外婆的家在江宁殷巷,《童年在乡村的生活》回忆了我小时候在那里过暑假的一些片段。其中有一段:
“我最喜欢闻的就是各家各户烧稻草做饭时发出的气味了。每当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会冒出缕缕青烟。我特喜欢跟着婆婆在灶台后面往灶膛里添稻草:取一把稻草,对折,然后塞进灶膛,再用铁钳夹进深处。”
外婆家的灶台就是如小敏拍摄的这种式样,有两只灶眼,安放有两口大铁锅,一口做饭,另一口炒菜,外观还要再朴素一些,至少那时候还没有在灶台面砌上洁白的瓷砖。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的记得外婆家老房子里的格局,进门是较为宽敞的堂屋,厨房就在进门的右手边。
外婆家的老房子只能在照片中看到了
用大灶煮出来的饭是极香的,尤其是大铁锅还能“炕”出焦脆的锅巴,这是电饭锅无法做到的。
哥哥曾经谈到他少年时期在这座灶台边的一个趣事。一次,他与小舅舅两人合作炒花生米,两人分工明确,小舅舅负责烧火,他负责炒。炒了一会儿后,小舅舅在灶台后面让他尝尝花生米是否炒熟了。哥哥尝了一粒,觉得没有平时吃得那样香脆,就回答说还没有熟。于是小舅舅又继续往灶膛里添加干稻草,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哥哥那会儿还不知道,花生米炒熟后,是要等到冷却之后才会有酥脆的口感。
小敏说,她家以前的灶台比照片中的还要大。前些日子,我看电视新闻,江宁横溪那些制作米糕的作坊仍在使用这种灶台。我想,现在的乡村里,实际还有这种灶台的人家恐怕不是很普遍了。
2016-02-24 21:10: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