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看了朋友强推的《心灵奇旅》,看完觉得深受感动。这是一部迪士尼的电影,风格上挺迪士尼的,就是那种比较励志的又比较正能量的风格,能在带来感动的同时让人思考,同时也可以带来欢乐,让我找到那种以前看无敌破坏王那样的感受。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学音乐老师乔伊,他一直有着演奏的梦想,他热爱爵士乐,热爱钢琴,他觉得他生来就是为了演奏。在某一天他终于得到一个难得的演奏机会,但那天他却意外的终止了生命。后来当他的灵魂去到心灵学院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最顽皮的灵魂--22号。在心灵学院里,每个灵魂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火花,才能获得去地球的机会。22号在这里呆了很久很久,但都没有找到它的火花,一直都无法毕业。但乔伊想要回到自己的身体,于是他跟22说他要帮22找到火花,然后他代替22回到地球,反正22也觉得做人没意思。双方达成共识后,没想到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那个一直找不到生存意义的22号在乔伊的躯壳里呆了一天后,找到了属于他的火花。后来又经历了一些小曲折,但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地球,并且开始热爱生活。
故事本身对我而言不算很新颖或者很特别,但是里面的几个场景和细节却触动到我。第一个细节是关于火花,皮特说,你们总是以为火花是目的。这一段是在乔伊和22从地球被抓回心灵学院的时候,乔伊说22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火花,只是在他的躯壳里,他变得可以享受音乐了,演奏是他的目的,而并不是22的。这个时候又响起22说的话——“可能看天空就是我的火花,或者走路也可以,我觉得我越来越擅长走路了”。但在这里,火花并不是目的。只是那一个瞬间,让你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去活着,去感受生命,去存在,去享受每时每刻。在他们那个什么都有的殿堂里,灵魂也是没有感觉的,感受不到味道,痛感,都没有。当这些感觉都不存在的时候,去找到自己的火花,那其实也就是在找一个“准备好了”的瞬间而已。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顿悟感。社会非常的浮躁,感觉自己也很浮躁,很功利,目的性很强。毕竟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你说我想要做第欧根尼的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我看到电影里提到的火花的概念的时候,我也在想这又是在说人生来就要寻找某种意义,所以后来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那嗡嗡嗡嗡飞速旋转的小脑袋瓜停了下来。
第二个场景是关于迷失的灵魂和忘我的灵魂。这个场景是在乔伊想回到地球的时候,22带他去了一个地方,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这两种灵魂。船长说,“迷失的灵魂和忘我的灵魂没有区别。”两者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都是有着执念。只是一种执念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沉醉其中的自己可以发挥无限的能量,这份热爱和专注也可以感染到身边的人;而另一种执念则让自己迷失自我,钻进了牛角尖,忽略美好,自我毁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幽暗面,但是你可以选择是否让这个幽暗面发出足够大的声音,足够可以吞没掉你的声音。也不是说强行的掩盖它,只是比起那阴暗,是不是发出光亮的,能更吸引你。这个确实很让我深思。
第三个细节是在乔伊终于和他仰慕很久的音乐家同台演出完之后,他突然有一种失落感,梦寐以求的一刻实现后,才发现原来不过如此。然后那个音乐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条小鱼,他对妈妈说,我要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最棒的最自由的大海!然后他妈妈说:这就是大海呀。小鱼说:不,这只是水,我要去的是大海!他妈妈告诉他:我们就在大海里。当你一直怀着梦想,一直往前冲的时候,很自然的,你会忽略掉很多你认为的和你目的无关紧要的东西。但有时候,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可能就恰恰是你梦想的组成成分之一。用力的或者不代表一定要全力奋进,一边慢慢的感受,也可以一边前进。
这部电影很治愈,励志,也很温馨。就像一个大大的暂停键,放在我全力冲刺的生活里,但这个暂停键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真的完全停下来,他是为了让你不要忘记你的力量源泉,同时不要丢失掉所有的,本可以细细体验的美好。虽然应该不会是我会二刷的电影,但确实也是一块冬日的小甜饼,感谢他让我暂停下来去思考,感谢他给我带来的这种想要认真生活的触动感。如果问我要怎么做,我想应该就是更细腻的生活把。感受生活的细节。即使毫无办法的只能成为目的导向的人,但在某些瞬间也可以尽情的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