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天龙八部,旨在说无人不冤,世人皆苦。《大明王朝1566》亦是如此。
以胡宗宪来说,有能力有抱负,真心为国为民想做实事,明知严党贪腐,却不得不投诚。否则,他报国无门。二十年艰危,最终随之陨落。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威风吗?看起来似乎很威风,可还是一刻不敢怠慢,年过八旬依然要殚精竭虑,最终儿子被杀,自己被迫离开。从前求着他提字的酱菜店老板都毫不掩饰地让他在人生的最后明白了什么是树倒猢狲散,以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海瑞呢?清官,唯一上书骂皇帝的人,女儿淹死,妻子难产,一尸两命,自己入狱,虽为苍生,己身极苦。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做到了,但很显然苦了自己,更苦了家人。
大boss嘉靖帝呢?这个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却尽知天下事,潜心修道却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中。他非常自私,为了控制大臣,鼓励他们党争,为自己修宫殿修道观国库空虚任由严氏父子作孽,百姓生灵涂炭。 但是有谁了解,他其实至为寂寞,无亲无故,一个人被送到京城做皇帝。
明朝的皇帝并不好当,他刚即位就遇到礼仪事件,这让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对大臣就是用和打压。权利在他手中不是为天下百姓谋福,而是让大臣听话,让百姓听话,所以,没有人爱他,群臣和百姓都怕他,连他的儿子、孙子都怕他。他死了,真心为他哭的只有一个骂过他,让他震怒想要杀掉的海瑞。可悲可叹!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史说明亡于党争,此为正解。为什么有党争?窃以为那是皇帝自私的产物,自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起,杀宰相功臣,目的就为集中皇权。权利的集中就会造成专制,什么是专制,专制就是相信自己不会错,所以你看,皇帝从来不错,都是下面的人不好。 嘉靖帝是一个聪明到可怕的皇帝,他让大臣们惶恐,一部《大明王朝1566》写尽了多少人性。
好的小说一定分析人性。我们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我们要看到的不是一个天生的好人坏人,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好坏的转变。我以为这部书里唯一能算作好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监吕芳。伴君如伴虎,况在复杂的大明朝,能全身而退的只有他,看到他对装疯几年的杨金水说以后再也没人可以欺负你的时候,我们无法不动容。
这部书里很多鲜活的形象。让人感动的是,作为历史小说,这部书里还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形象,这在以往历史小说中不多见。比如芸娘,比如李妃,比如齐大柱妻子,他们都美貌而智慧,也都得到了幸福。
党争是现象,本质是皇权专制。这是个无解的死题,可还是有很多当时的有志之士做出了努力,比如胡宗宪,海瑞,徐阶等。
人在一个时代中,不可能超越时代视野,忠君爱国依然是他们的思想内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大明的江山危局凭一己之力一点点扭转撼动,这种努力本身就值得肯定。
一部好书它应该让人思考,《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做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