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磅礴
晌时炎热疏凉夜,短布长衣递更忙。
盛季催开秋艳菊,夏虫哀怨草枯黄。
霜飞霞晕羞红果,绿萎原田稻谷香。
九野沃腴多物博,千家殷实万家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立秋时节,白天炎热,夜晚却渐渐转凉,人们早晚忙着更换衣服。秋天的盛季催开了鲜艳的菊花,夏日的昆虫在枯黄的草丛中哀怨地鸣叫。霜降时分,已经成熟的红果在霞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娇羞,田野里的绿色逐渐消退,稻谷散发出阵阵香气。广阔的田野肥沃而物产丰富,千家万户因此而富足昌盛。
注释:
晌时:指白天。
递更忙:指人们频繁更换衣物,适应天气的变化。
盛季:指秋天的丰收季节。
秋艳菊:秋天盛开的菊花。
夏虫:夏季的昆虫。
霜飞:霜降时节。
霞晕:霞光的映照。
羞红果:形容果实因霜降而变得更加红润。
绿萎:绿色逐渐消退。
九野:泛指广阔的田野。
沃腴:肥沃。
物博:物产丰富。
殷实:富足。
创作背景
《秋实》是现代诗人磅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农民的勤劳。诗人在创作时可能受到了秋天自然景观的启发,同时也表达了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赞美。
赏析
结构分析:
《秋实》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首联“晌时炎热疏凉夜,短布长衣递更忙”描绘了秋天白天炎热、夜晚转凉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们忙碌更换衣物的场景。颔联“盛季催开秋艳菊,夏虫哀怨草枯黄”通过菊花的盛开和夏虫的哀怨,表现了季节的转换。颈联“霜飞霞晕羞红果,绿萎原田稻谷香”进一步描绘了霜降时分的美丽景色和田野的丰收景象。尾联“九野沃腴多物博,千家殷实万家昌”总结了秋天的丰收,表达了对富足生活的赞美。
立意分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典故分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象征意义。例如,“秋艳菊”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生命力,“霜飞霞晕羞红果”则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和谐。
佳句点评:
“盛季催开秋艳菊,夏虫哀怨草枯黄”:这一句通过对菊花的盛开和夏虫的哀怨,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富有画面感。
“霜飞霞晕羞红果,绿萎原田稻谷香”:这一句通过霜降时分的美丽景色和田野的丰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富饶。
“九野沃腴多物博,千家殷实万家昌”:这一句总结了秋天的丰收,表达了对富足生活的赞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磅礴,原名杨兆华,现代诗词爱好者诗人,街道办事处基层干部。从《秋实》这首诗可以看出,磅礴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