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4日,青春喜剧《一点就到家》正式上映了。这部电影很长,电影中时间跨度长达三年;这部电影又很短,短到两小时不到就能看完。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版的“中国合伙人”。3个风格迥异的年轻人,一个有快递梦,一个有咖啡梦,一个有电商梦,3个追梦人合伙创业,最后成功了的故事。
最打动我的,不是快递之星彭秀兵放弃高薪回村创业,也不是铁石心肠的魏晋北帮助云南咖啡走出去,而是特立独行的李绍群面对600万诱惑仍然保持着一颗纯真之心。
星雀副总裁来到村子里,想要收购他们。这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放弃之前培育的咖啡豆种,种星雀提供的种子,标准化操作;二是放弃600万高薪,继续坚持普洱咖啡的种植方法。
要么放弃这个,要么放弃那个,你会怎么选择?
做正确的事还是容易的事,这是一个问题。
这时,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概念——机会成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凡有选择,必有放弃。我们在一些选择中,选择了其中一个,那些其他选择能带给我们的价值,就是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正要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而公司临时要求全体员工立即回去开紧急会议。你选择去接孩子,那回公司开紧急会议能带给你的价值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再比如,你a公司和b公司之间选择,你最终选择了a公司,而b公司能带给你的价值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我们做选择,最优选往往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那个。
董明珠刚升销售经理时,曾亲手断送了1.5亿的大单。当时一个大经销商跑来格力找董明珠要特殊待遇,语气傲慢,但她不光没答应,还直接把那人从格力经销网中除名了。
董明珠看重的是原则,触碰原则底线,搞特殊待遇,对她来说机会成本非常高。相比之下,除名大经销商机会成本最低,对整个公司的影响最小。
回到电影当中,接受星雀的收购,服从标准化管理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机会成本却最高。星雀需要的不是村里特产的普洱咖啡,他们看重的只是普洱广阔的种植场地,为自己独霸世界咖啡市场拓展边界。表面是伯乐赏识了千里马,事实上却是笑里藏刀。
3个青年创业者艰难地干出一番事业,面对眼前600万大单,说放弃就放弃该有多么难?
三年,看着咖啡从小树苗到开花结果,带着远山树林味道的咖啡好不容易才走向了世界,却被一纸合同否定,这是村里人都不愿看到的。他们最终干脆地撕掉了合同,因为这才是正确的事,这才没有辜负村里人的信任。
《乌合之众》中说:“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放弃诱惑很难,但顺从诱惑更可怕。比起同化,个性真的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