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近三十年的我,一直想用文字将我和三嫂的姐妹情写成文字,因种种原因故且提笔,最近疫情蔓延到了我的城市,单位也因故停工,这才得意休闲,静下心来用文字叙述我们的真挚情感。
记忆中哥嫂是1981年结的婚,从此,嫂子与我们就成了一家人,生活起居,朝夕相处。嫂子进门时,我那时还很小,正上着小学二年级,印象中结婚当天的嫂子,长得很漂亮,高挑的个子,白里透红的脸蛋,双眼皮,与我的小哥是绝配,村里前来吃席的老少包括家里来的客人,都连连夸赞,我们张家娶了个好媳妇,从此我也就打心底很喜欢她。
截止婚前,我们共同生活相处长达十五年有余。在娘家,我排行老小,不用去干繁重的体力劳动。不用去操心家里的一针一线,父母的偏爱,嫂子的宽容,这也是我在娘家度过衣食无忧最美好的年华。村子和我同龄的小姑,有的和家嫂大打出手,有的成为仇敌,然而我算是幸运的,一向强势的我,性格倔强,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倒是不少,其中的懒惰和坏脾气是一般常人都不能忍受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侄子给我顶嘴,我便冲到跟前,狠狠的一巴掌把小我十岁的侄子打的鼻血直流,嫂子赶出来二话没说把侄子拉回了家,气的母亲几乎要动手打我,事后我总归都没能对嫂子说一句抱歉的话,至今回想起来,还忏悔不已。
九一年那年,父亲去世后不久,母亲去了千里之外的小姨家,由于路途遥远,呆了一个多月,细心的嫂子在家看到了落寞孤单刚刚失去亲人痛苦的我,对我更是体贴又加,农村的冬天,到了晚上必须要用柴火烧炕,平时这都是母亲在家去干的活,我从未动手去烧过一次,为了不让我像个没有妈的孩子挨冷受饿,她就早早地主动抱来了一大堆柴火,给我把炕烧热,早上依然不去打扰睡懒觉的我,等饭做熟我才去吃,她就像母亲一样给予了我温暖和关怀,让我度过了那个冰冷的冬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就是在那年暑假,老公的单位早早放假了,因此他就时不时地常来我家,嫂子对他很热情,从不嫌麻烦劳累,而是动用心思的拿出最好的厨艺给他做饭,就像老公至今还惦记着嫂子的酸汤面做得很好,那口味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再后来也就是我即将结婚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和母亲因琐事产生了矛盾,气急之下就和母亲对着干,眼看着婚期马上临近,我就堵着一口气不去置办结婚的备用品,母亲气急败坏,但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时一向聪明灵巧的嫂子,先是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和母亲商量着给我把床上的被子缝的整整齐齐,后来才听二姐说,那天天气特别冷,她们将棉花铺在院子里干活,大小好几个被子,足足缝了一整天,冻得她们手脚都麻木,甚至冻得嫂子的鼻涕差点流到嘴里,惹得二姐笑得前俯后仰,后来哥哥回到家,还痛斥了嫂子一顿,显得她有点爱操闲心,多管闲事的样,而这一切委屈她都悄悄咽了下去,从未在我面前提起。
后来我结了婚住进了城里,当时老公在买新房的时候也欠下了外债,嫂子得知情况后,虽然经济上没给与我帮助,我也十分理解,必定当时,她们也正供着三个孩子上学,一大家人花费挺大,可是每次只要我去娘家,她都会主动的给我装上家里种的蔬菜,以及刚蒸好的馍,让我回到家后几天都感动不已,我知道这也是她给我一种物质上的赞助,以免我生活的窘迫。
记得二零零那年农历十一月,正是北方最冷的季节,我喜得贵子,在我儿子满月的那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娘家距离城里大概有四五十里的路程,当时的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但她依然无惧风雪,早早地为儿子的满月前来庆贺,并且演绎了娘家母亲的身份,给儿子买来了多用童车以及小孩的衣服和用品,让坐月子的我铭记于心,瞬间感觉到了背后有娘家人的幸福。从此,每年舅家给孩子的送灯笼、送端午她从未落下过一次,而是每次买的东西都很令我们十分喜欢和满意。直到儿子满十二周岁,这些风俗规矩圆满结束,她也顺从的完成了舅家的使命。
时间好不经用,一晃我们都到了不惑之年,母亲年事已高,走路蹒跚,再后来患上了脑梗,无形中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出院之后,必须有人照顾,我们姊妹七个,除去大哥、二哥,剩下的四个姐妹就商定了一个最好的方案,亲自去娘家轮流照管,必定嫂子还有地里的农活,当时大侄子的孩子还在老家,她还得照管,根本就忙不过来。就这样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轮流地进行着,在这期间有好几次,我都因工作的原因,请假次数太多,领导很不满意,处处刁难,无奈之下,我只有向嫂子请求支援,帮我完成照顾母亲的义务,善良的嫂子看到了我的难言之隐,也就默不作声的挑起了这个担子,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后来因种种原因,无法按照计划继续进行,作为最小的我,也只能尽我最大的的努力,每三天去一次,坚持为母亲擦身换衣,变样的给她带去她爱吃的东西。在这里诸多的家务事,兄长姐妹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我也不愿提起,我只清楚,七个儿女的老人为什么要单单落到一个人的头上?为大不尊,为女不做,让一个无血缘关系的人替大家尽义务,不是嫂子的善良和厚道,无法想象不能自理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床前无人照顾,母亲的内心是多么的伤心、无助和绝望...乃至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带着遗憾和不为人知的痛苦离世而去。从此我看清了没有血性的姊妹情,看透了那份对亲情心存侥幸的悲哀。暗自伤悲又庆幸,还好有我大度仗义的嫂子从未在我的心里走远。
儿子高考那年,我也是第一时间收到的就是她的问候和关心,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给儿子填好志愿,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她才放下了心。回忆诸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嫂子对我的好,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心里的感激。
现在,也是由于我们彼此生活的忙碌,所以见面的机会很少,也许每一个春节就是我们相见的最好时光,我知道,嫂子定会早早地等候着,因为娘家只有那扇门永远向我敞开着,三生有幸,感恩有你,亲亲的嫂子,余生我们一起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