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每个人都会。法,不是每个人都懂。
小时候我就不懂,天天看大人临帖,自己也跟着比划,但就是欣赏不了这门艺术的美感。书法的美感到底在哪里?无非黑白两色,变化繁复而已,完全不符合小朋友的审美取向。我喜欢画画,颜色多变,画得像,画得不像,一眼就能分辨出高下。我也喜欢音乐,美妙的旋律,或宛转悠扬,或铿锵有力,能瞬间抓住我的感情,让我欢欣鼓舞或热泪盈眶。这两者,都是很直接的艺术形式。
后来,读了大学,看到书法家们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比起教其他学科,那些热情洋溢的老师们,他们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不跟你们说了,说多了你们也不懂”的架势。再加上身边有不少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写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还不能登堂入室,我越来越觉得书法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
最近,兴之所至,浏览了一些书法理论书,看了一些古代名家作品,也对于这门高深的艺术,态度转变了不少。
进步的审美能力让我能够欣赏它了。书法看上去是一种形象艺术,其实它需要更多的抽象审美。它的线条是形象的,它表现得哲学思想是抽象的。
我抛砖引玉讲一讲我的理解:书法欣赏主要围绕“呼应”和“对比”两种美学概念。每个字的结构和整个作品的章法既可以独立来看,也可以整体来看。就好像八卦图,口尾咬合的阴阳鱼代表了万物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鱼的口尾咬合,生生不息对应了书法中的“呼应”。黑白相间则对应了书法中的“对比”。有呼应,有对比,让书法合乎中国的“道”。
呼应,运用在字上,就是顾盼生姿,像“小”字的两个点,如果两边都往左,那这个字就歪了,不和谐了,不美。生活也是这样,呼应,就得有来有往,像六尺巷一样,你退三尺,我也退三尺。或者说像回音壁,说出的话,有回应,才好。
对比,运用在字上,就是变化,你看启功老爷子的字板板正正的。再仔细看,粗细,俯仰,擒纵,疏密的变化都有。要是没有,就不能称为书法作品,只能说是写字。
呼应,运用在整幅作品上,就是线条之间以气相连,形成有机整体。对比,是指在整体的基础上,出现排列的种种变化,形成造型上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很多行书、草书作品,就很能表现出这种美感。
一幅字摆在面前,小时候可看不出什么秀美婀娜和正气凛然,但现在能看出一些了。我也释然了,以前某书法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为什么会思考再三,因为书法家的世界是很别扭的,每个字,他得写出点变化,要变化,就得自己出难题,再自行解决。每个字是这样,整个作品更是这样,想想,写一副作品得自己给自己找多少别扭,哈哈。
自省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亲近书法?
也许是我们的感官世界正在缓缓落幕,不是不存在,只是它退后,变成了底色。而精神世界缓缓上升,占据了心中的一定位置。我愿意为了精神世界,而啃食那些看起来有些晦涩的东西。所以,我愿意亲近书法,看看这个不知所以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
也许我对书法的审美还不到位,还是粗浅的。但比起小时候,着实进步了不少。为什么人到中年,能get书法的美,少年却不会。也许是因为,少年时,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字就是字。但长大了一点,发现看起来是座山,里面可能藏着座庙,庙里说不定还有个老和尚;看着是水,其实它不是水,只是个大窟窿而已;字呢,表面上看,是个字,其实它的背后是矛盾和解决。书法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其实,生活里的玄机,书法里全都有。
写出来一些小感悟,看看我们是不是体会得相同:
生活,不管是平稳还是起伏,都是自己的选择。书法也是一样,你可以写欧阳询,也可以写张旭,只要处理得好,都是一副好作品。
生活,既需要漂亮的皮囊,也需要有趣的灵魂。书法,既需要重视形式美(楹联、扇面、条幅各种形式可以选,印章盖几个漂亮多了),也得有内涵美(用笔、结字、章法一个不能少)。
生活,冒险挑战可以有,但也得有收拾残局的能力,书法,各种变化可以有,但重心不能偏。
生活,工作重要,休息更重要。书法,计白当黑,会留白比会写字更重要。
生活,活明白了就会走自己的路,无所谓别人说什么。书法,写到最后越来越有个人特色,无所谓别人什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