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要给自己下达这样的任务。想着想着,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就这样写……#原创#
晚上十点多钟,卧室台灯下,读三年级的东青,握着笔坐在书桌旁发愁。
今天的这页日记,他还没有落下一个字,此时困意来袭,头就像鱼儿上钩前偷食时的浮漂,一上一下。
“不早了!快写吧,写完了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妈妈已经催过好几次了。
他回过神,有点想哭。圆珠笔握在手上,就是不能把那白纸变成黑字。
“不写完,你爸是不会让你睡觉的。”妈妈又提醒道。
原来,这写日记是他爸爸定下的每天任务。
东青自从上三年级后,作文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只要老师布置了写作文,他就像要上战场似的,心里害怕忐忑不安。
多次这样后,爸爸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交给他一个中字本——写日记。每天放学除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别外再写一篇日记。日记的要求只有两个:
1、第一天写一句话,第二天写两句话,以此往下推;
2、内容不限,写什么都行,但字数不能少。
东青知道,只要父亲提出了什么要求,他除了照做,是没得商量的。
接过本子,他写下了当天的第一句话:“我今天吃了两碗米饭”,并落下当天的日期、天气。
好在刚开始时只写一两句话,没有什么难度。父亲看后也没有说什么,东青舒了一口气,有种完成任务的轻松感。
第二天放学回家,他在本子上写下了:“今天放学回家后,我帮妈妈煮了饭。”
……
在前期的一段时间里,东青写起来没有遇到多大的压力,内容大多是做了什么事,吃了什么饭菜之类的流水账。
农村里的孩子没什么新鲜事,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时间稍长,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个情景。
东青坐在台灯前,日记没写完,他不敢去睡,否则睡了心里也不踏实。此时他心里忐忑又怨恨着爸爸——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写日记。
想着想着,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就写自己对爸爸的不满和看法。
可是……父亲看到后责怪怎么办呢?
此时,一大堆磕睡来袭。管不了那么多了,壮着胆子写吧。
这些在心里憋了好几天的话,就像开闸后的洪水,一股脑宣泄到了纸上,不一会就写了满满的两页纸。
看着这些白纸黑字,心里长舒一口气,像是放下了重担。
关灯、睡觉……
第二天放学,父亲说有话想对东青说,他有些紧张,不过已经做好了被父亲责怪的准备。
“昨晚的日记我看过了,你进步很大,谢谢你把心里话都写了出来,爸爸确实有些地方做得不好。”
东青听了,心里这才放了心。
父亲停了一下,接着又说道:
“但写日记不能停,只有不断地写,你才能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地找到各种方法。”
自此以后,东青写日记从没间断过,有时也会在日记里写上他对爸爸想说的话,通过日记与爸爸交流。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之后,他写作文不再让父亲操心,反而觉得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了。#头条创挑作战赛# #人生感悟#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