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子写作文,三年级,最近刚写完童话。
一、老师要求内容:
1.发挥想象,编写童话。
2.语言生动,描写具体。
3.故事中蕴含道理,揭示一个科学知识。
4.最少三段,最少200字。
二、家长干活内容:
写之前:关于作文的观点。作文是作者思维的表现,通过文字展现出作者的想法、情怀,达到作者需要的结果。不同文体结果不同,今天要说的是童话。
童话是什么?其实是现实世界不能实现的梦想或解释某些未知的现象。人类最早就是通过童话整出了信仰,从而整出了宗教,欧洲史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始了……OK 回来。小朋友写童话其实就是写记叙文,以他们如今的能力,凭一己之力,能写明白记叙文就很好了。于是记叙文6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都要整整齐齐的出现在文章里。
帮他们顺利完成作业和培养写作能力其实有一定距离,可以理解为一条路上的两件事。我们先着眼于交作业这件事上。我认为,应试作文最重要的就是选材。
结合老师要求,我们需要选出能直观体现结果的素材。这篇童话的选材对应的结果就是:道理或科学知识。为啥要直观写出,一方面孩子刚接触写作,不直观的素材,通过推导出的结论太容易写崩溃;另一方面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妈妈需要节省使用,爸爸同理。第三,直观选材有助于娃养成文字驾驭能力。有的孩子作文越写越收不住,连篇累牍远离中心,反而分数不高,就是这个意思。他被文字驾驭了,脑子越写越不清楚。
具体选什么素材。选什么素材取决于写什么核心思想,也就是文章落脚点,也就是老师说的所谓有教育意义的地方。直白说,想写什么中心,就选你脑子里或者大家脑子里对于付出这个行为定义的事物。具体大家公认的事例是啥?百度都知道吧。写文章前要搞清楚要写什么。就好像吃饭要搞清楚想吃什么一样。想吃鱼就点鱼,想吃串儿就撸串。具体什么味道的,其实不是特别重要。这个味道可以理解为作文中的修辞,味道这件事可以通过看作文书解决。
也就是说,选材决定着文章的难易程度,文章的档次也决定娃们完成它时付出的成本,当然超出他能付出的那部分代偿者就是可怜的我们。其他的,那些需要砸大量时间如精卫填海般培养出的个人文学素养,并不是通过学作文来解决的事。确实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集万千时间于一身长期见效的事情。
孩子的童话是记叙文,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表述。他是否能写清楚一句话?落在纸上的文字,特别是应试作文,都需要用书面语完成。但是孩子刚开始写,他不知道什么是书面语。所以我的观点一个是多看书,另一个是多练习。具体看什么怎么练,写日记肯定是最好的,写完要给他改。工作量太大……那么就在每一次写作文作业的时候多说几句吧,要每一句规范他的书面用语。别嫌烦,孩子先写,然后一句一句改一句一句说。具体怎么改怎么说,那就是每个人对文字把控力的区分了。重点就是句子结构清晰不杂糅,不赘述,意思表述明白即可。
第三个关键问题就是培养孩子写作的自信。失败永远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要让娃认为自己是个善于写作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善于读书的人。再厉害的爸妈,再严格的督促都代替不了他自己的内驱力。这个阶段,写成什么样子都要让自己先写,多多鼓励。后期加工也要尊重原创,只要不出大问题尽量少修改。每个修改都要告诉他原因。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真的很烦)。
以上是一家之言,没有任何带小号的成功经验。写作,单纯是我梳理自己的方式,类似无聊了弹个钢琴之类。没有经验不成体系,教是认真教,写是开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