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生意场上听说一个词:双赢。现如今的政策下,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容易就造成双输,学生和学校的双输。
我们都认为高考是拿分数说话,拿实力说话,其实不一定,高考完了还有志愿,志愿没填好,甚至可以前功尽弃。
很多年前考生是在考试分数还没有出来前填报志愿,这就需要“估分”,后来改成了高考成绩公布出来后再填报志愿。因为任何一个方法填报都是所有考生一视同仁,所以整个大学录取,对考生的影响区别不大。唯一的差别是估分的时候准确性有多大。
每年高考志愿都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许比高考还重要,需要讲究策略,志愿填得不当造成终生遗憾的事情时有发生。
其关键往往在于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未录取第二志愿基本也难录取。
问题来了,考生能按自己心目中的顺序填志愿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你填的那所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哪里取决于有多少其他考生同样填报那所大学并且成绩有多好。所以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多。因为重点大学一般都倾向于只录取那些将其选为第一志愿的考生。
如果你是最顶尖的考生,那自然你想上哪个大学,你可以自己挑。那么问题又来了,对于大部分不那么顶尖而又有望上重点大学但没把握能上更好的大学,该怎么办。
比如你最想上北大,第一志愿填北大,一旦如果北大没录取你,你就基本丧失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因为其他重点大学都去录取填他为第一志愿的考生了。
所以你会采用策略性的填报,把你最有把握上的重点大学填第一志愿,那么坏处是:如果你最后超过了北大的分数线而没有填它,则成人生遗憾。对北大也有坏处。因为最终没有把成绩好且又想上北大的考生招进来。
双输。
无论是先填志愿再出分数还是先出分数再填志愿,这种博弈逻辑是一样的。
所以结果是,成绩比你差一点的同学因为运气的成分而可能比你进入比你好的大学。
在填报志愿的这场博弈里面,有时真的就只剩下运气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考生填完志愿后第一时间去拜一拜菩萨呢。因为所有事做完后,最终能不能被录取,这事几乎就只能拜托菩萨了。反正我填完志愿就去拜了菩萨的,最后上个了合适的大学,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事是不是菩萨帮助了我。说来挺可笑的吧,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最终还得靠菩萨。
现在这事有了完美解决方案。Alvin E. Roth和Lloyd S. Shapley发明了“延迟接受”算法,这个算法为他们带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考生填报志愿时,只要将心仪的大学按顺序列表,这个列表可以很长,至少要有十几家大学,理论上,只要你愿意,把所有的大学都列出来都可以。比如你总分数只有400分,你最想上的是北大,你也可以大胆地将北大列第一位,最终不会影响你被其他的大学录取。
好了,到此,考生的事做完了。也不用去拜菩萨。因为接下来一切可以放心交给延迟接受算法。
每家大学按照招生计划向看中的考生发出录取通知。比如北大要招100人,就发送100分录取通知。复旦要招120人,就发送120分录取通知。其中会有的考生同时收到北大和复旦的录取通知,这里只举了两所大学,事实是优秀的考生可能会同时收到很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而算法只接受每个考生那个优先列表排最前面的大学,并且决绝掉其他大学,这里接受只是暂时的。
这必然会有一些大学的部分录取通知被考生拒掉,比如复旦发出120份,只确认20份,那复旦大学就再发100份录取通知给学校看中的但不在第一轮名单上的考生。所有大学同时操作,如果有的考生在上一轮已经“暂时接受”其他大学,那么算法再次自动对比,“暂时接受”列表靠前的,拒掉其他大学。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
这些都是算法自动完成。
直到再也没有录取通知被考生拒掉时,匹配结束。所有“暂时接受”变成正式接受,录取通知生效。考生即使没上首选的大学也不会影响次选或者次次选或者次次次选的大学。而大学也招到了最合适的愿意进入的考生,没有错过优秀的考生,一切能力说话,分数说话。
延迟算法已经用于纽约、波士顿幼升小,小升初招生,这算法对泱泱中国的大学招生录取的痛点真是一剂良药。
但问题是,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这套算法?
本文某些观点来自王烁的《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