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把古典的内容,从尾到头看了一遍,然后随笔记录了一下。我又看到了新的重点,原来重点其实都划出来了,但是没有输出倒逼输入,所以理解是不深的。明明规划是要写品牌策划案的,麻痹,结果一个晚上都在玩穿越。从品牌策划案,到品牌定位,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再到企业创始人优势分析,然后就变成了对个人优势的觉察跟判断,然后就跑到古典这里来看工具跟方法了。果然输出逼输入,吸收的更快。
我有偷偷看英文原著,跟每天背单词,还有持续做笔记哦。我现在基本每天都会评论专栏,算是输出的一种形式吧。需要花费比阅读更多的时间,才能评论。不然上不了精选。当频繁上了精选之后,你就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自己嵌入到这个系统,而如果你需要嵌入,你就必须了解你的优势,以及进入这个系统的游戏规则,包括如何达到这个标准,这就跟从观察家角度提问完全不一样了。
我最近在思考,除了羡慕男神外,如何能获得跟他一样的洞察力,以及对我个人有什么成长。结果果断关注了他的微博,跟他公司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卓克,我又get了护肤品方面的专家,卓克回复我说,瓜美将专业能力比他还强,我就偷笑了。
我发现每个专栏都有各自的套路跟逻辑,其实只要抓一个,就能抓住全部了。我把王煜全的那天讲的产业和科技分析,放到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做比较,我就发现微观跟宏观其实是一回儿事。比如企业不要天天想着竞争,想着并购,原因是行业的游戏规则在改变,所以你越用力,你的方向反而跑得更远。这个跟个人发展,你要清楚你的赛道,跟谁比,然后自己有什么优势,才能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力。
看了李笑来的内容,你搞清楚概念。也就是了解了赛道,但是工具跟系统的方法,古典这吸收更快。但是吸收概念阶段,千万别找古典,会睡着的。他实在是文绉绉的太正派了,我刚刚一边看还在一边骂。为什么我当时这个部分没吸收呢,其实是他太学术了,他自己没意识到。好在这不影响他核心内容是严谨的,所以你还是能看懂他的工具。
可能我最近看的得到内容有点过多。但是,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频道转换,可以帮助你大脑不同区域的休息。因为不同专栏的切换,可以让大脑原本的兴奋区安静下来,然后又点亮另外的兴奋区。这样可以让大脑持续保持阅读状态,但同时又能休息。
在看得到某个专栏的时候,你会非常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然后自嗨的阶段。因为思维通常转得快,但行动是没跟上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对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专栏,做笔记,并在工作、生活、项目中应用,这样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才能培养。
专栏吸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快语速听配合看,就是李笑来说的多维竞争比低维竞争强啊。在阅读内容是,多维输入,可以提高你的效率,也能缩短你的时间。你的阅读速度和听速就逐渐加快。
阅读中感觉到重点的内容,当下就收藏,做短语标签。晚上再把重点内容,进行评论输出。另外就是工作的时候,涉及到相关内容,回头翻阅,再详细做笔记。通常是一周做一个专栏的详细笔记。刘润的大纲,跟何帆的书单,李笑来的概念,我都做了自己的笔记。现在就差王煜全的内容了,加上他就圆满了。
刘润的内容,其实我不喜欢。跟古典同一个毛病。就是套路痕迹太重,感觉早早就知道结局,失去了探索的乐趣。但好处就是系统,能让你迅速跳出局部看全局。所以在管理上,你可以把它当作维基百科,然后虽然调整自己投入的比重。何帆、王煜全的内容,我觉得是应用界的大拿,但是需要你非常深入的做笔记。别看他们讲的眉飞色舞,举重若轻,中间有太多资料要查,概念要消化了。通常一篇内容下来,就够你写2000字了。我之前就试过把高晓松一集的内容记录下来,结果,单单歌单,不重复的歌,我就听了3天。
我对万维钢、吴军、王硕、和菜头、吴伯凡的内容也很喜欢,他们的作用跟何帆和王煜全的很像。不过万维钢、和菜头、吴伯凡,是文艺气质中的三种口味。精英日课属于米饭类型主食,无色无味但是有饱腹感;和菜头属于豆腐中吃到肉的新鲜感,或者说类似像喝多层鸡尾酒,只有喝到最后一层谜底才能揭开。而吴伯凡是属于甜品类型的,因为呆萌的声音特质,让你有恋爱的感觉,虽然讲的内容挺现实,但有一种温柔一刀,你也愿意死在他手里的感觉。
吴军跟王硕,属于有科学方法论,不太渲染情景气氛的类型。但逻辑出发点,跟推论过程的思维方式,做为文科生,总会有种新鲜感。明显感觉是从不同大脑构造的里面蹦出来的想法。总能让你想起:你的右脑经常被你无情忽略的事实。所以,特别适合用来进行左右脑来回切换休息。
这一切其实只是朋友圈一大早的聊天,然后…就变成1500字的成长笔记了。欢迎交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