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回来,看到桌子上一张报纸写了密密麻麻的一些字,问我怎么回事?
我说昨天中午看电视《今日说法一一虚假的婚姻》节目,听了摘要感觉不错,就拿起笔来在报纸上做了一些关键词之类的记录。
老公问我为何不拿一些白纸及本子写?
我说哪来得及呢。主持人说的那么快,我那会都不敢离地方。恰巧我正吃饭,左手拿包子,右手记录。手嘴忙乱地一边吃,一边听,一边写。大脑几乎不敢走神,连手机响了几次都没去接,好怕漏下关健的情节。
老公说我还挺厉害,能跟着电视做速记,堪比记者了。
我调侃老公:你可真抬举我。
因《今日说法》属于以案说法的栏目,节目总是在一个个的节点上,重复、汇总故事的主要内容。所以我只需记住一些时间节点、一些数据以及主要故事情节的关键词就可以了。记录的并不是特别多。因故事内容不用太担心,把今日说法看完,内容差不多就能复述下来。把记录的一些时间、数字及关键词添加到故事里面,就是一个比较完整,与电视节目出入不大的我笔下的《一桩离奇的婚姻了》。
尽管记录的只是一些摘要,可真做起来,也是非常紧张。这种聚精会神、心无旁骛的一边听一边记录的做法,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过了。退休以前上班时,有时开会,经常做些领导讲话、工作安排的会议记录,有时一个会议下来,记录几百上千字的会议内容,感觉很正常。
现在不只是脑袋蠢笨,经常不拿笔的也变得非常僵硬了。本来字体写得还算凑合,可现在从笔尖下出来的每一个字,皆如画画一般。尤其昨天在那种紧张环境状态下写的字,简直不能叫字,像是画。也许只有我自己才能认识,恨不能三字并成两字写,老怕跟不上主持人的节奏。
半个小时的节目,尽管我只记录了两三百字的内容,可当时的感觉却是非常慌张、非常吃紧。
在电视上,类似一些新闻发布会的节目,总看到记者们在电脑上,或在本子上,两只手不停地敲打、不停地写,做着同步速记的高标准、高强度、高要求的记录。总以为他们有特异功能,其实也是背后的不断练习,大量付出,不断努力的结果。
对于记者类的工作,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他们光鲜的一面:诸如拍摄镜头前的侃侃而谈,某个新闻、某篇报道的铅字署名…… ,而在这些篇幅或长或短、字数或多或少的背后,或许要付出于常人百倍千倍的努力和辛苦。
有些事情、有些工作,不亲自尝试一下,不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都感觉不到它的难度与棘手。我跟随《今日说法》所做的这点记录,只是类似于速记工作的冰山一角,可就是微不足道的这冰山一角,使我深有感触,切实感受到作为速记员、记者等类似群体工作的艰难与不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许这就是对那些奋斗在一线的速记、记者类群体的真实写照吧。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