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努力去做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当我们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之前所有的观望、等待、踟躇才是真正的在浪费时间。这世界上很少存在真正简单的事,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都是背后的暗自努力。
我的身边总会出现这样的人,他们好像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做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很好。在大学里,各种最闪耀的地方都会有他们的身影,每当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最默默无闻的观众,而他们才是生活的主角,你的存在不过是为了鼓掌的需要而已。在我眼里,小雪就是这样明星——学习上奖学金拿到手软,运动会上破纪录,十大歌手比赛圈粉无数,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也拿了冠军......我认识的她,永远是雷厉风行的样子,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永远给人一种再不去就世界末日的感觉。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她到底是怎么才能做到像她这么优秀的,她回答:“难道你不觉得等待的时候,是在浪费时间吗?”
确实,像他们这种人能够比身边的人更加突出的原因,除了或许存在的天赋差别以外,他们更多的是把等待的时间用在了准备上。你也许会想为什么是参加同样的比赛,她在初赛的时候就能领先你一大截,其实你并没有看到别人在赛前就开始细致的准备。当你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做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出一大截了。
也许我们可以做的是,给自己一个确定的时间去思考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一旦超出这个时间,就选择继续或者放弃,永远不要给内心的纠结心理一点机会。所谓拿的起,放得下!预留出一定犹豫的时间之后便不再犹豫,把那些对于结果没有必要影响的考量都抛在脑后,就会惊喜的发现,你永远比别人开始的早,准备的多!
关于做选择的问题,再多讲一些,当遇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知道该不该做的时候,我会习惯把影响我做出选择的每一个控制因素列出来,这样一目了然,再参考一下抛硬币理论,最终做出选择。
前些天,我弟弟问我,他高考失利没有发挥好,但是又憧憬大学生活,该选择复读吗?
我是这样帮他分析的 :支持你做出复读的肯定选择的应该有以下因素,1对于名校生活的向往2普通学校在同学、亲戚面前没什么面子3就业对于一学历的要求4高考确有余力未发挥完。做出复读的否定因素的主要由这些:1对于新大学生活的向往2高四的压力3大学努力可以弥补部分高考的缺憾
当把所有的控制因素都列出来的时候, 再根据自己内心每一因素的影响性的大小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你对于名校向往十分强烈,甚至达到了执念的程度,就给这一条打十分,但你不太在乎在亲戚、同学之间的面子,那这一条就可以是5分。每一条都打上分数后,比较肯定选择和否定选择的得分高低,做出最终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抛硬币理论,其实就是《爱情公寓》里曾小贤说的,当你不确定怎么做的时候,抛硬币吧,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因为在抛出的那一瞬间,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永远不能忽略莫名其妙的感性冲动,或许就是没有什么理由,但是你就是想做或者不想做,所以一定要在选择的时候时时刻刻问问自己的内心更倾向于那种答案,如果你的心脏跳动的很强烈。即使这个答案的得分是零,那么去做吧,等待就是浪费青春!
ps:等待就是浪费青春这句话应该是出自电影《青春期》,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