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到了过年!很多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积极作为,抓住机遇,确实赚钱很多,要是有机会向一大群人炫耀一番,也就有了衣锦还乡的幸福感。看村口有一台豪车来了,大家都眼睛发光,很多村民热情的围过来问东问西,真的是士别一年当刮目相看,但是我却劝你别急着去迎合群体,理智对待过年的同学和亲戚的聚会。为什么要少去参加同学亲戚聚会?原因很现实。一位朋友跟我说了他在去年参加聚会的感受。年底班长阿豪在微信群里发布一则信息:有多少人回老家?我们就在县城喝一杯,接着发起了接龙,有20多位同学积极响应。
聚会定在一个不大的游园里,旁边就是一个小酒楼。实到的同学有30多个,有人开小车来,也有人坐公交车,还有人骑摩托车,有两个同学是打顺风车来的。饭局之前,大家聊了很久,也大概知道了情况。不同的到来方式,工作和收入,暗示了不同的层次。因此,阿豪顺势就把有钱的安排在一起,没有钱的一直在老家混的同学在一起。几杯酒下肚,大家就聊得更起劲了,每个人都把最好一面展示出来。赚大钱的,开公司的,销售行家都冒出来了。也有同学没有到场,打电话也不接,几句话就挂了,忙着呢!还有同学到了现场,但是偷偷表示下次也不会来了。
年后,有几个在家耕种的同学要去深圳打工,联系了在深圳混的好的同学,但没有得到帮助,连露面都没有。放下酒杯人情就淡薄了,或者说人家只是吹嘘自己,不想让人看到真实的一面。再说一说亲戚聚会,有类似同学聚会的地方,有钱的声音大,没钱的躲一边。买单的人不见得被大家喜欢,要是长辈的座位安排不妥当,还得听嫌弃话。有的长辈走路战战兢兢来参与聚会都怕跌倒,要是有三长两短,组织聚会的人应该是脱不了关系,起码会很内疚被大家责怪。综合一番就会发现,不参与同学亲戚聚会,起码有三点原因:
一、混的不太好的,不好意思参加,怕丢脸。虽然老同学、老朋友们都从一个地方走出去的,毕业于同一个初中或者高中,但之后的发展路径差别非常大。有的人没考上大学,或者没找到什么好工作,赚钱不多,发展一般。而有的人工作好、运气好,或者生意做的好,总之就是一个财大气粗,志得意满,这两种人在聚会上就高下立现。混的好的免不了浑身珠光宝气,红光满面,高声大嗓,多少免不了炫耀炫耀,互相攀比一番;而混的不好的人没什么可说的,坐在桌子一角灰头土脸,这种场合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朱晓说自己没考上什么好学校,留在老家一家超市当售货员,日复一日的做着理货、售货的工作。这么多年,除了老了胖了,其他没有任何变化,眼界还是那么窄,懂得的还是那么少。一想到同学聚会上,那些在大城市、大公司上班的同学们打扮的又精致又漂亮,又比自己年轻。谈论着外面的世界和自己听都没听过的各种牌子,他的心里就难受的不得了,一点都不想去参加同学聚会。
二、人情关系越来越复杂,难应付。同学聚会除了叙旧情之外,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补全人情网络,拉拢关系,顺便办办事。因为这个时候的感情已经不像学生时代那样简单纯粹,总会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掺杂进来。在聚会上,有的人跟你粘在一起,不是因为真心友情,而是希望借着你的关系或者你的帮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被人利用了,心里当然不好受。在某某局工作的徐刚,最近两年特别怕去同学聚会,因为只要他在,同学们就围着他敬酒、递烟、殷勤伺候,搞得聚会味道都变了!他本来是想跟同学们单纯喝喝酒、吹吹牛、叙旧的,结果每次都是变成了对他的拍马屁很难受。拍马屁还是小事,主要是好几个人都想让他帮忙,聚会上拿到他的微信号和电话号之后,平时也动不动就骚扰一番,要是能帮上也算了。
问题是,许刚也就是一个副科的职位,自己尚且顾不周全,怎么再去照顾那么多人情?但是不帮又落埋怨,被同学说当官了就忘记同学了,不近人情,搞得许刚头疼不已,同学聚会是再也不敢参加了。春节即将过半,同学聚会接踵而至,你是否期待满满呢?或许有人会说不太好意思参加,怕丢脸混的不太好的人,总是觉得参加同学聚会会让自己尴尬。看着一桌子珠光宝气的同学,自己的灰溜溜反而让人不好意思。有时候人情关系也让人难以应付,同学聚会也不再纯粹,变成了拉拢关系,办事的场所,被人利用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很久不见的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感情不再单纯,人与人的关系也陌生了。
第一、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不管是谁,时间都会把印象磨灭,还会造就新的形象。一些过去很善良的人,后来也许穷凶恶极了;一些原本熟悉的人,后来无话可说,相处也尴尬。若是单纯叙旧,说几句之后就完事了,大家只能默默无言。第二、用来吹捧的聚会,显然是没有真情的,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帮助,混的好的人成为聚会的主角,也许他买单了,你欠下人情了。混的不好的人只能是配角,但是让他当听众内心是不舒服的,因为人人都有当主角的意愿。第三、聚会的时候,内耗很多,麻烦不断。聚会不能干坐吧!无酒不成席,喝酒多了,人的胆量就大了,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会冒出来,局面也许变得不可控,尤其是喜欢斗酒的人,怎么也劝不住。若是有很多孩子,场面更加混乱,任何一个孩子闯祸了,大家都要承担责任,就怕走丢。有人包打听,非得揭露你的老保底。尤其是没有结婚的人,似乎在任何聚会上都被催婚,也抬不起头。
三、人过中年,看透聚会的真相。过了中年,我们不再年轻,但仍旧是家庭的主心骨,要知道如何撑起家业,而不是自己去混饭局,参加什么聚会。组织饭局也要注意少而精,真正好的关系是三五个人组成了私交的圈子,谈得来也会互相帮助。不仅仅是过年,平时也有联系,多关照还能小聚,更重要的是过年是大事,但是时间是很紧迫的,多少外地打工的人,7天假期在路上就耗费了两天三天,回到家都是急着去拜访长辈或者重要的关系户。若是花一天时间和大群人去聚会,显然不在自己的安排之内,尤其是在农村过年的人,赶到镇上县城相聚必要性不大,自己没有车就烦恼了。
懂得持家的人,更注重在家过日子,毕竟一年到头陪伴父母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尤其是父母为了过年准备了几个月,让大家好好吃饭、休息。若是父母很老了,走不动了,一定要记得多陪伴,端水送饭、洗澡,把被子洗干净,孝顺父母也是要抓紧时间的!再说了,对于和家人长期住一起的人,就可以利用过年的时间充实自己,休息、读书都可以。从社交的角度看,人要有闷声发大财的观念,自己有钱了还不一定告诉别人,防止人人家来借钱才对。作家王小波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是的,走千万里路也要回家过年,本质上是家人团聚,而不是到处吆喝,找一大群人混日子!
在此也告诉大家几个委婉拒绝参加聚会的方法:(一)不到处宣传,说自己回到老家了。(二)找孝顺父母的借口,让对方不再苛求你去聚会,比方说送父母检查身体。(三)说自己马上要回单位上班。(四)不在群里瞎扯,眼不见为净,也保持沉默。过了中年,我们需要社交,但真正的社交多半在你工作的地方,即便是利益之交,但能够给你带带来财富,改变生活。人现实一些,捂住自己的钱包,过好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