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事儿从来就不是一件说大不大,说小就小的普通事。通过读书,可以提高你修养,完成思想道德领域和文化诉求领域上的精进;可以补充储备,达到更深更广阔的思维维度;甚至于哪怕是作为输出的来源,单纯作为调养生息、缓解疲乏的良方。
六年时间,从15岁到21岁,我坚持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横亘了我少年到青年时代的六年时间。
不管风吹日晒,我都会坚持一周读1-2本书,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书中的世界多美多辽远,你更应该感同身受。
所以,我想认认真真做一件事:
给你推荐8本国内非经典好书。
既不是名著,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类经典书目,但它的可读性很高,更通俗易懂。
甚至于,你能够从中发现你很多遗失的美好。
迟子建的书很多,质量也大多较为上乘,就说她本人也是黑龙江作家协会会长。
最广为人之的,是她的散文,其次是小说。
迟子建的文章视角很独特,作为女性作家持有的温润感性的气质,也容易使人在她的故事环境中被打动,从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了解她的读者,都知道她对东北这片土地有一种深切的情怀,不管是她笔下的哈尔滨还是齐齐哈尔或者大兴安岭,泼墨山水、大山深处的邂逅,你都会瞬间被她的触笔所俘虏。
此番推荐的这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算得上迟子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05年12月出版,多次再版,豆瓣评分普遍都在9.0之上。
小说是虚构的,却真切得不像虚构的,如诗的语言里流出了一整条悲怆而又神伤的河流。
那是一个游猎民族,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太一样。那里,阳光从树隙间泻入,沉沉的山林间有雾霭,驯鹿与猎人,生活与生活。
徜徉着朦胧的诗意,纪录着生命的一次次衰败和颓唐。
就拿女主来说,她的冗长而凄迷的一生中,先后经历了父亲、母亲、伯父、叔父、姑姑姑父、两个丈夫、弟弟弟媳、儿子、数个侄子、孙女以及许多熟悉的人的离世。
死亡是如此惨痛,生活更是惨烈得只剩下墓碑上的一个个座右铭,何其难以疗养的伤啊!
当然,初读时会有同《百年孤独》一般的晦涩弥艰,但读进去就好了。沉浸在故事里之后,你会觉得一切前段生涩的铺垫都是如此恰如其分。
《阿勒泰的角落》大概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的文字了,也是最干净、最幸福的文字。
作者李娟,她的书富有灵性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除了这本《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羊道》《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也同样值得阅读。
单纯拿这本书来说,《阿勒泰的角落》如同大多数李娟在报社杂志上的专栏一样,粗粝中浅藏着一点柔软的诗意,写得实实在在的新疆。
实实在在的疆北和阿尔泰山地,一点也不矫情、虚妄,不同于任何一本描写新疆的游记、小说、散文。
“自然”,是《阿勒泰的角落》最大的特色。
刘震云的集大成之作里,不得不提到《一句顶一万句》,其次是《我不是潘金莲》,这两本书最近都被改编成电影即将登陆院线。
作为刘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文字洗练,写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和平年代里的慌乱感,孤独里充斥着的黑色幽默,越读越深越哭越焦灼的直接触感,刘震云的文字想表达的太多了,也一一表达到了。
读罢,有一种被苦难碾碎的沉重。
《飘二代》是一本新书,2016年9月第一版,作者王若冲,关于介绍更是寥寥。
并不抱任何希望的凑单书籍,但很神奇得,这本书让我读得很痛快,或者说酣畅淋漓。
作者只有17岁,北师大附属中学毕业生,曾为搜狐、《读库》撰稿。
但文字里一点都没有青年人的矫情,干净、利落、洒脱,章节化叙事,按照时间线索和第一人称视角铺陈开来,却不得不称赞其是一部有野心的青春题材的现实主义虚构作品。
不关是富二代的王尚,天才少女染秋,还是作者笔下的第一人称主人公李锦怡,俨然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在青春期按照各自的人生轨迹前行。
若非要比较,大概这是一本类似青春版《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候》的升级吧。
飘荡在北京的一个个人儿,最能感受漂泊着的苦与痛。
世人皆知金庸古龙梁羽生,却忽略了太多的后起之秀。
其中之一,孙晓和《英雄志》。
年少时,我看武侠小说也实属痴迷,如痴如醉,凤歌的《昆仑》《沧海》,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沧月的鼎剑阁和听雪楼系列,方白羽的千门系列……
江湖,尤其是书里的江湖,最耐人寻味。
尤其是温瑞安提出了“大陆新武侠”这个概念之后,一江又比一江高。
孙晓和《英雄志》,堪称里程碑代表作,正如那句传言“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一般。
书很长,故事、画面很盛大,如同书的标题《英雄志》,不乏大场面、大手笔。
犹记得书中那一场堪称经典的车轮大战,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一浪高过一浪。孙晓的文气悠长绵密,细节出奇制胜,在某些方面已远胜金庸。
如果金庸古龙梁羽生之后,你非要再挑一本武侠巨制,那么这本《英雄志》必不可少。
清末有俗称的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其中,尤以《老残游记》最得人心。
作者刘鹗,写山东风俗,却又不只局限于景,更多叙事。
叙事之处,大多又妙笔生花,“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但刘鹗显然写这本书更大的在于随性和取乐,于是谴责、武侠、堪舆、神魔四大端凑了一个齐整,一部小说又好似选集,彼此未能熔融无间。
这正是他化腐朽为神奇之处,让读者大呼过瘾。
三毛的书多,经典也多。
《撒哈拉的故事》基本人手一份,大家都读过,大家也竞相推荐。
但我个人比较偏爱她的这本《我的宝贝》,写的她收藏的故事。史航也曾在公开场合推荐。
书里写的尽数是些很普通的物件,小物件。在三毛的世界里都是宝贝,是她的美丽,是她热爱生活的心。
习惯于三毛特有的笔触,这本书,你会爱不释手。
我是在看完《暗恋桃花源》之后喜欢上赖声川的,之后又听闻了《如梦之梦》场场卖座,就去私底下研究了一番。
作为华人世界的创意导师,赖声川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一个个优秀创意的输出,还在于他切合实际的表达。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整套创意理念,从灵感的产生到实践转化,总结出了“创意金字塔”模型。
同时结合经验案例,分享了积累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解析创意生成和实现。
在创意创新越来越匮乏的今日,《赖声川的创意学》,你完全有理由把它作为床头读物。
当然,好书还有很多,值得去看的书也源源不断。
诸如庐隐的《海滨故人》,比如吴念真的《台湾念真情》,比如七堇年的《平生欢》,乃至于更多。
读书本就不是激流勇进,而是日久见人心。
只此希望:
愿你在书中如获珍宝。
愿你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愿你在余生不虚度,此生不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