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陷入情绪的漩涡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觉察。
一、担心
很多人把担心当作与他人的一种链接方式,认为担心是我在乎你,我爱你的一种代名词。很多人用担心的方式享受彼此在一起的感觉。但很少会去觉察,担心会人对方更有活力还是更压抑呢?
什么是担心?请参考第二天学习笔记“担心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毒药”
如何面对和处理担心的情绪?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担心的时候,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经常担心的是什么呢?担心谁呢?虽然有一些担心藏得很深,但只要你对自己够真诚,一定会捕捉到内心那份隐隐的感觉,能够看到你对那些在乎的人。这些不信任的深层原因,是不是跟不信任自己有关呢?内心是否有一个受伤的不自信的小孩呢?
开始觉察到担心,你就可以主动面对了,让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假如可以的话,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清晰的写在纸上,看一下答案,是不是担心的程度又降低了?然后呢,带着一份好奇去观察你担心的事情,最后变得怎样了?也许你会发现一切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你会慢慢的去感受到那份信任的力量。
二、恐惧
比担心更重的情绪是恐惧,很多人不能接受恐惧的情绪,认为有恐惧就是胆小鬼。
恐惧的深层含义是指不愿意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人活着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没有恐惧的,恐惧是可以激发人的自我保护的一个本能,保护生命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活下去。
很多人会怕狗,怕蛇,怕黑,怕鬼,怕陌生的地方或者怕一些未知的事情等等,出现这种恐惧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人最深的恐惧就是失去生命,害怕死亡。
其实人们最害怕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最最在乎的人,最心爱的东西,或者自己的一些理智等等,但是有一些完全不能看到狗的一些照片呢,或者不能听到狗的声音了,这就已经超越了恐惧本身的一些作用,一定是混杂了曾经的一些创伤的记忆,然后强化了这种恐惧。但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呢,也许就需要去面对和处理,保持对狗的一些恐惧,同时也可以在安全的范围里面去欣赏狗和狗相处,同理,恐惧其他的一些动物也是一样的。
恐惧是指引我们找出以为要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同时思考可以做一些什么,让自己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一个代价,面对恐惧的情绪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去做某一件事情,而是增加了可以做这件事情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