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生和两个弟弟分别自驾两辆车,带母亲及家人孩子来桐柏山清泉寺和桂泉寺,听泉闻桂,静心朝拜,祈福安康,品尝斋饭,感受禅意,感受自然。
早上八点出发,大约十点到达桐柏鸿义河,停车换零钱、请香表,尔后继续驱车前往。不久便到了清泉寺,寺随山势依山而建,寺门口有棵银杏树,树冠虽已落光了叶子,依然可见其大,枝丫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条带,再看悬挂的牌子上显示着树龄1800年,树干需五六人环抱方可围住。树下有一汪碧绿的泉水,水自山上经龙嘴潺潺而下,流入下边塘里,大概是这座寺庙名字的由来吧。记得十二年前来,我们还接了泉水带回去,说是可以祛除病灾。如今可能安全要求,塘的周围全被围上了栅栏。
上台阶入门,进正殿和左右偏殿,各神位逐一跪拜,上香,默念祈福,无外乎父母健康长寿,我们平安顺利,孩子们学业有成之类。
这边拜完,我们便继续驱车前往桂泉寺。实际上两寺相邻不足两公里,山路蜿蜒,也就三分钟左右便到了。桂泉寺算是道观,寺内主要以女僧为主,偶有一男僧,相比清泉寺的宏大,桂泉寺更显灵巧和清幽。可能是过罢了春节的缘故,只有正殿门开着,我们便进了去,跪拜祈福上香,而后母亲找主事的姑子报了午饭,趁做午饭时间我们区寺后山上小游一下,山上竹林片片,松柏阵阵,圆寂的主持僧人等均立有碑林墓宇,上面刻着其法号年代及主要思想事件等。一趟下来让人心生敬意,内心杂念全无。
等我们下山入寺,恰逢开饭时间,餐前诵经声阵阵,只见餐厅内各排站立的尼姑、僧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似唱似诵,连同前来的香客也站立做诵经状,我们也赶紧立于院中,双手合十,闭目洗耳恭听,再次涤荡人的灵魂。诵完,开始入座,几个尼姑分别端着斋饭、素菜、馒头等逐一为落座的香客盛饭、盛菜,分发馒头。素面条,蔬菜炒豆腐,凉拌海带丝等,尽管少油盐调料,也无鱼肉,但由于是斋饭,端起来都令人倍感神圣,吃起来自然生香,连平时不吃蔬菜的儿子侄女也低头不语吃的津津有味,平时吃饭挑剔、说话乱动等的坏习惯都不见了,吃完都自觉地端起碗筷去水池洗刷干净放入消毒机里。这顿饭,我们无论大人小孩都吃的专注,独特,满足。
吃罢饭出来,母亲和先生让我们在门外等待,他们找主事的尼姑为亡故的亲人写了牌位,高挂于经堂墙壁上,据说每月初一十五诵经可以帮他们超度,让他们早日摆脱痛苦,生到一个更好的境界或重新投胎。
后来,从桂泉寺内出来,我们又经清泉寺,停留一会儿,登了旁边的小山,观赏了山上的一座七层塔楼,便又下山驱车前往革命遗址叶家大院。
远远看到广场上,几位英雄的塑像屹立着,后面是一座座瓦房建筑。据说是解放前姓叶的一个地主把房子让给了前来带兵打仗的郑位三、李先念等英雄居住,后来解放了,英雄故去,这里被翻修重建,成为了革命先烈遗址,内含各位先烈故居,会客厅,会议室,纪念馆等,穿过一座座房子,进出一个个屋子,感受革命前辈的信念故事,赏园内红白梅花开,经受精神洗礼,很值得一游。
当然,如果你也吃腻了大鱼大肉,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世俗生活的烦恼,也可以带家人孩子来桐柏山清泉桂泉两寺,或是叶家大院英雄遗址,品尝美味斋饭,感受素食魅力,亲近自然,领略革命先烈精神,让身心都得到洗礼和放松!
来时迎着晨曦,返回已是夕阳西下,但这一趟于过年的假期中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