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好像越能理解原来父母口中那句“过好自己的生活,别人的事与你无关”的真正含义了。小时候的我们,总是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去评论这个世界的种种。大人口中的“这跟你有什么关系”“管好自己就好”“长大后你就明白了”往往是我们最听不惯的语言。小时候,我们总觉得他们是被社会玷污、被生活打磨地圆滑了的最普通的成年人,总觉得自己有棱有角,能够像电视剧里自带光环的主角一样,哪怕平凡却也能够让那些不好的力量改邪归正,一天天活得像个横冲直撞的愤青,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拯救世界。
可现实呢?现实就是当你试图横冲直撞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头破血流却无人在乎,是当你义愤填膺地与之对抗时却发现事实并不如意,是当你埋怨自己生活的苦却想不到那些比你更不容易的人时不可一世的嘴脸。我们总是听人说“千万不要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但仔细想一下,当你真正变成了这样的人时,你大概不会想到说“我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而是可能会说,“我曾经为什么这么讨厌”“为什么曾经会觉得现在的我很讨厌”。
成年后的我们渐渐会离开那个包庇我们的温暖羽翼,尝试着拍打翅膀自己独立飞行,遇到的所有悬崖峭壁、所有坎坷荆棘,所有不喜欢的人和事,都要试着自己去跨越、自己去解决。学着去磨掉曾经的锋芒与莽撞,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必经之路。我们会开始理解父母最原始的那句“和你有关系吗”,开始懂得什么叫言多必失,开始明白独处远远好于不合群的社交,开始学着不再附和别人的看法哪怕你也是这样认为,开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定位并等待人潮褪去后的特立独行。
如今,真的会觉得从前的自己怎么那么讨厌,每天都活得那么不舒服。可现在,虽说看似慢慢活成了那个“曾经讨厌的人”,但我好像越来越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了。不再参与无用的社交,不再过多发表自己的言论,不再跟不值得的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取代这些的,是那个开始会安排生活、开始会顾及自身、开始只与处得快乐的人交心、开始试着表达爱意的那个自己。
这世界很喧嚣,几十亿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与耀眼霓虹遍布的城市,分叉路口犹豫方向的行人,应酬场上的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熙熙攘攘中,愿每个人都能如方向永远不变的北极星般,任世间的一切错综变化着,永远听着内心深处的声音,头也不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