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老家去送亲,跟孩子婶婶在一块聊天,聊到我们邻居的一件事。
晚上驱车回来时,孩子们累了也都睡着了。我担心老公也犯困打瞌睡,就不停的找话题跟他聊天。
就聊到了邻居家这个事。
事情是这样的,弟妹说我们隔壁的邻居,又被他媳妇不知道用啥把头敲了,去医院缝了八针。
之所以用“又”字,是因为这个邻居小伙子不是第一次被他媳妇打受伤,之前有一次是身上受伤,被缝了十二针。
我半开玩笑的对老公说:你娶我,你好歹能睡个踏实觉。
老公笑笑问道,是为了什么。
我说不清楚,好像是因为那天他女儿过一岁生日,他叫朋友到家里吃饭,大伙正准备吃饭时,他被媳妇喊进房间,也没听到吵,就只听到动静很大,客厅里吃饭的人敲门也没开,硬把门撞开了进去看,才看到小伙子手捂着头,血流一脸。
大伙赶紧把他送去医院,饭也没吃就散了。
邻居家的这媳妇我见过一次,是去年过年时,到我们家吃过饭,这小伙子跟我家小叔关系很好。他媳妇人个子不高,话不多,看着挺清秀安静的一个人。
老公他们这边有个习俗,小孩子三岁前的生日要热闹的过,家里亲戚,朋友都会来。我家两个孩子我没过,习俗不同吧。
这家的媳妇不是当地的,是另外一个市的,脾气有点古怪。平时也不吃她婆婆做的饭,嫌脏,有孩子后也不准她婆婆抱孩子,理由同上。
有次她给婆婆买双鞋,她婆婆穿了过后洗了晒在窗台上,不知道是谁扔烟头烧了个印子,她提着鞋对着婆婆破口大骂,说她不喜欢不穿就是了,犯不着用火烧等等,她婆婆解释她也不听,老人委屈得直抹眼泪。
其实,她婆婆人看着挺干净,也很勤快的一个人,话也不多,每次见到她跟她打招呼,都是温温柔柔的。我婆婆也说她人挺好的。
之前被打受伤,是邻居小伙抱着女儿哄睡,她从后面阴悄悄的给了他一下,吓得他抱着女儿就跑,血染他女儿一身,隔壁邻居看到他跑出门,赶紧接过孩子给他妈,送去医院缝针。
这次生日事件过后不久,她娘家爸妈过来,她妈护女心切,气急败坏的说婆家怠慢了她家女儿,打她骂她,说得脸红心跳,唾沫飞溅,简直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
这边的人都很热情好客,哪家来了亲戚,就是全村人的亲戚,旁人会来陪客,也会邀请到自己家吃饭。
见她这样说,旁边的人坐不住了,扒开小伙子的头发和衣服让她看,是谁欺负了谁。
娘家妈一见,自知理亏,气焰这才慢慢消下来,饭也不吃,跑到村小卖部买桶方便面吃了又才回到女儿家。
她爸要明事理一点,陪着笑跟大伙吃饭,说些软呼的话。
姑娘出嫁,有娘家撑腰是好事,但要像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倒打一耙的护犊子,是不嫌事大的吧。
看到这姑娘的妈,也就知道这姑娘是随了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但有个性也得分事情吧,无理取闹,无中生有闹得家里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的,全家不得安宁,还连带着父母跟着操心。
都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了,万事才能顺遂。
进了门,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成了一家人,夫妻相互搀扶,互容互爱,相互理解,尊重,孝顺双方父母。
两边的老人,在小两口需要帮助时,能帮就帮衬一把,不能帮,也别添乱。
一家人同舟共济,才能万事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