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创业就像骑自行车,那么各个部门就是链条上的链珠,环环相扣,紧密顺滑,速度才快得起来。
产品经理的三大职责范围:人、产品、流程,其实也是类似的关系。流程就像强大的引力,让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亮又围绕地球旋转。让人与人、人与产品有机的共存和健康生长。
下面举一个遍地是坑的真实研发例子(反面教材):
基本情况:
人员:创始人x2、运营x1、产品经理x1、开发人员x6、视觉设计x2、人力&财务x2。
产品:一款教务、学习与社交工具,服务大学和大学生。
创业阶段,一切从简,最少配置的人员齐备后,项目就开始了。
研发流程:
创始人和运营根据用户情况提出需求,产品经理照单全收,逐个设法解决,并纳入开发进度。开发也是照单全收,天天加班奋战,但是出品的效果,创始人却总是不满意,项目一拖再拖,直到校方失去耐心。运营抱怨天天被学校骂,产品经理被质疑执行力不足,开发连续奋战,怨声载道。。。
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这个产品经理最多只能算是一只手,没有发挥大脑的功能。虽然会受到来自老板的各种压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更专业的开发套路,没有一定的商业眼光,没有一定的情商和口才,一定会让团队的工作陷入泥潭。
其次,很多公司是以业务(运营)为核心,研发为之服务,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运营不能良好地掌握产品成长节奏,也会带来拔苗助长的痛。在这个案例里,由于运营对产品过分求全责备,不达到所谓“完美”就不能上线,严重的拉长了开发时间,让用户没了耐心,同时也给了竞争对手很多的时间。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创始者对产品并没有一个明确而完善的反向定位,所以想做得面面俱到,最后就哪里都没有做好。再加上公司本身并没有用户需要的实质性资源,只是作为第三方服务工具的研发者,也使得项目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如果现在要给这个公司设计一套研发流程,我会这样做:
1、经过和用户的深度接触(说起来简单,可是需要持续的有技巧的去做),结合公司的发展需求(有可能是部署多少大学,开发多少家代理,盈利多少等),再结合竞品情况,做一份一年期的阶段性产品规划,描述产品将如何成长,并通过何种竞争力占领市场;
2、与创始人探讨并敲定这份计划,取得充分授权和需要的资源;
3、明确职责划分,明确权限和责任,明确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
4、向团队的所有成员解说这份计划,介绍产品成长的路径和节点规划,让大家心里有数;
5、按部就班的去做:用户画像、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功能评审、产品开发、测试、上线、征求反馈、修改bug……反复循环;
6、在协作过程中,随时向上和向下更新项目进展,任何沟通都尽可能留下记录文档,任何争议或变化到记录在案等待复盘,任何想当然的或拍脑门的需求都合理的拒绝。。。
7、其他的具体方案,很多书会告诉你。我只是想分享我最真实的经验之谈。
感叹,产品经理的内功相当重要。借用一段我喜欢的话结尾:“比文字更重要的是态度,比得奖更重要的是自由,比歌颂更宝贵的是批判,比yes更牛逼的是no”。
一只小白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