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棋士史”系列之海昌二妙
范氏一家人团圆后,陈府中的劳务分出各项工种,由新工各司其职,大大减少了范生的工作量,自然陪家人的时间多了起来,故而经常一家携手出游,将盐官游览个遍,途中回谈屡屡往事,有说有笑,一团和气,所谓“久别胜新欢”,在他们身上恰如其分。
这日,用完晚餐,日色犹在,一家便到后山闲步。
“这些年你在外磨砺,孩子可有读读圣贤书?”范夫人首先将话题转向了世勋。
范生让世勋去花池间游玩,然后凑过范夫人的耳朵说:“世勋这孩子奇得很,诗书一类,他就是记不下来,《三字经》读了几个月了,背一段,忘一段,就是没法通篇背诵,更别说小学的文字音韵和四书五经了,可他看别人下棋,却总能一步不错地摆出大半盘,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范夫人迟疑一阵,说:“的确是奇,但为人父母,我们需发现世勋的天赋才情,才知他该如何培育。天赋有三:一是性情,二是才华,三是使命。你可知一二?”
范生挠挠脑袋,回应道:“我记得冬娟跟我说起过,她说世勋和同伴在外玩耍时,都玩些什么行军打仗之类的游戏,回家读书时却总心不在焉,极是好动,可他恰喜欢围棋,正好对其好动的性情加以中和。至于才华,我看就都在棋上了,诗词曲赋,那是样样难通,科举是不能指望了。使命,我自己的使命尚不知,如何知他的?”
“使命使命,结合自己的性情与才华,立下自己的志向,便是使命。李白有言:天生我材必有用。话虽在理,可若不立志,一生颓废无为,此人又能有何用?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范夫人从容答道。
说到颓废时,范生的脸蹭的一下红了起来,想起从前的自己,一心无所适从,便自甘颓废,灯红酒绿,聚赌成瘾,最终家道败丧,沦落至此,于是连连感叹道:“志不立,人不成,人不成啊!”
范夫人接过话来:“既然你已如此年岁,不能成才,那我们便将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一番作为,自然光耀门楣。你看,世勋天生性情好动,只须顺应,及时善导;他的才华在棋,只须一心强化,发扬光大;他的天赋使命,我有一种感觉,绝非平常,只须在其合适年级立志,勇往直前便是。”
“棋”字一出来,范生浑身都来了劲,他一心想把世勋培养成一个小棋童,却一直担心夫人与其他人一样,只想让孩子走读书考科第的路,今天竟发现夫人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兴奋得拊掌大笑,对范夫人说:“这方面,我早有了打算,我们乡里有两位围棋名手,名叫郭唐镇和张良臣,棋力都胜于我,我想让世勋白天跟着他们学棋,到晚上再回家用餐就寝,这样充分的时间,足够让世勋的棋力快速提高了。”
“万万不可!”范夫人笃定的一句话,将范生兴奋的情绪打断,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凝滞的疑惑。
“棋,毕竟是属于术类的东西,而圣贤之书,才是能统御术类的道,读圣贤书,非是图科第,而在于养正守德,若技艺超群,德行败坏,这样的人,谁会赞扬呢?”
范生稍有异议,觉得棋艺的提升才最是重要,便说:“理是如此,可这些年我发现,他就算读了圣贤书,也不能背会,又……”
“此言差矣!”范夫人不等范生说完,便打断了他。“读圣贤书,领会在其一,识记次之。多少孩儿背经背得溜熟,可是对经典的领悟上,一问三不知。不论童蒙经典,还是诸子百家,皆为内化养德所用,德者本也,才者末也,那背不背得,又有何妨?”
于是,范世勋一日下来,早晨到中午皆在读圣书、做家务、学写字,下午就跑到郭、张两位围棋老师住处学棋,黄昏前赶回家中。但是规律的生活却管不住世勋不循常理的性子,读圣贤书时,底下藏着一本向老师借的《棋经十三篇》。母亲来时,他就拿着圣贤书,读得摇头晃脑;母亲走时,就抽出《棋经十三篇》研究围棋的各路招式。干家务时,最常去打扫大门,因为可趁父母不注意,溜到附近的“行军场”和朋友们玩起游戏。倒是学棋,却是最老实的时候,课堂上老师摆出的棋形棋序,他都能一一记下,不到七日,老师教授的吃子技巧就已烂熟于心,但上课依然静不下半个时辰。课堂中的内容重复讲了数遍,其他同学才明白过来,而对他来说,一切招法都简易至极,根本无须再听,于是开始摇头晃脑起来,老师看不过眼,问:“你在作甚?”他便答道:“在脑中自行对弈”,老师虽拿他没有办法,但却能感受到他的天才思维。等到与同学对弈之时,他就兴奋得落子如飞,恨不得将急切的算路整个倾泄而出。
世勋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棋艺日渐长进,回到家中也常和父亲练习与琢磨。三年后,范生早已不是对手,他一次来了兴致,带着世勋跑到两位老师家中,让老师与世勋分先下,老师微笑应允,说:“这一天终于来了。”说完就与世勋对枰而坐,在星位上交叉摆二子,世勋执白先行,对局开始后,各自取中拆二,平分秋色……
冰火藏锋刃,看谁笑千秋。
乡里二将授棋艺,世勋一战展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