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渴望成长,但成长意味着改变。意味着抛弃旧自我,更新成新自我。
人的一生都在向着自己理想的样子,修改或优化原本的出厂设置。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改变一般需要两个条件:愿望+契机。有时候你渴望改变而改变不了,这大概是时机未到。
这个时机有可能就是悟的那一刻:明白了新行为的意义。
你一直对打扫卫生,收拾家务不擅长,苦恼于家务多,总是羡慕别人把家收拾的各得其所。当你有一天,把这一点跟自己的情绪管理联系起来,自己的情绪不稳定,管理不好情绪,跟管理不好家中琐事是一致的,相通的,当你把这一点跟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联系起来,你明白了做家务的意义。
做家务的意义,就是整理关系。是在整理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是在整理你和外物的关系,整理外物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是在打扫场子,是在整理场面。
一个人吃完饭把碗筷搁置不收拾的场景,就是一个人处理关系时,自顾自己不顾及周围环境的隐喻;就是一个人滋生起情绪,任有情绪起,而不管情绪当下的环境的隐喻。
有人说,归位是最简单的家务 。归位也是最简单的处理关系的原则:最后,让它回到它自己,让它做它自己,让它成为它自己。这便是各得其所。不拉扯,不纠缠。
理解了行为背后的隐喻和意义,是不是行动起来容易多了?
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未明白道理背后的道理,知道应该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不知道这样背后的隐喻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