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我有幸能到美丽的省会福州去参加为期6天的骨干教师的培训,遇到了不少来自全省各地爱学习,有资历的老师,感谢他们一对一教了我很多。还有3位专家和3位优秀的一线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的好课。到现在,我依然还回味无穷。除了感到幸运以外,我不得不感慨,自己以前真的是那只在温水里被煮着的青蛙,而这次培训,就像是给我这只青蛙突然加了滚烫的热水一般点醒了我,使我越来越意识到曾经教学上的诸多错误。今天我就想从语文阅读课入手,来反思自己。
反思一:过于依赖教参,没有进行独立文本解读的行为和能力。
当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在《语文课堂须做减法》的讲座里提到《别了,不列颠帝国》这篇新闻里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看起来简单的话如何解读呢?陈老师先为我们亮出了教参里的答案。我们一看教参里先是对这句加以扩展式的解释,然后说体现了中国“百年沧桑”和“现实和历史的改变”。陈老师用这句话里感觉不到“百年沧桑”,而要凸显“现实和历史的改变”完全可以说成“大英帝国离开中国,从此一去不返了”不就可以了吗?这一下子点醒了我,我不知道犯了多少次盲目信奉教参的错误,明知道很多时候解读的不怎么样,还是把它们作为参考答案强塞给学生。自己都半懂不懂,也无怪乎学生在课堂上懒洋洋,不思考。让文本解读流于形式,走过场,也无怪乎语文课堂变得可有可无。此后,我应该转变自己的意识,以后备课的时候,尽量抛开教参,尝试自己去解读,争取读透。平常可以多关注温儒敏和孙绍振等专家的解读文本的书,也不忘多请教优秀的前辈。让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更上一层楼。
反思二:生搬背景材料,没有引领学生真正读懂文本。
记得厦门集美中学的优秀教师陈茜茜在《基本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文言教学》中举了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她提到《项脊轩志》中有句“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句有个反常点:一般来说,母亲听到孩子在另一个房间哭闹不已,按理来说一定会飞奔过去抱和哄,怎么这里居然会是隔着门板呢?不觉得很反常呢?让我们思考了一会儿后,她就亮出了归有光生母生前的生育多子女的艰难情况,在座所有人看了无不唏嘘,为归有光母亲的生儿育女历程的艰辛和不易痛心,也为她26岁过劳早逝,孩子年幼丧母而锥心。显然这样通过抓住文本的反常处来探究文本,紧接着结合背景材料道出真相,比起在课堂开头,进入文本前的背景材料讲解要更能深入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平白文字背后的深邃情感。所以此后,我再不能死死板板地照搬“开场——作者介绍——背景介绍——课文感知——细节探究——话题号召”这样的老套上法。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文本解读上,要有咬文嚼字的钻研态度,并且能运用好谢亮超老师的“抓矛盾法,抓反常处,抓主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方法,不断深入解读文本,并把背景材料灵活运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解惑上,而非传授背景知识。
反思三:过于注重内容的传授,忽视形式的探究。
什么该教教?这个问题在陈日亮老师给我们开讲座前,我似乎从未想过。陈老师说:“教学生怎样通过文本形式,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去读懂读好。”他给我们举了例子说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告诉我们说什么都已经说在课文里了,你能说得比霍金说得更好吗?你越说越困惑,你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去理解他是怎么说得。也就是形式即内容。这句话在我听来很有韵味,但也运用到实在教学中却往往不好领会。既然内容不要教,那是不是我们平常教学生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还有人物做什么事情等等都不要教了?那会不会导致学生有畏难心理,甚至因为对课文不熟悉产生感觉老师不知所云的心理呢?或许我再揣摩一下陈老师所举的《说“木叶”》里提出的两个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说形式中已然包含了内容的深意。对此我也在非给我们的材料《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不教”》里发现了一个成功的案例:福州一中陈海滨老师教的《说“木叶”》。如果我能拿到他的教案和课例视频那就再好不过了。嗯,继续加油,记住:形式即内容。教学生如何阅读,而非传授学生知识。
总结我的反思,无论是在依赖教参,生搬背景材料还是过多传授内容上,都表现了我对文本解读能力的不足以及欠缺对其练习。提升文本解读能力,作为一名新老师,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此后我应该在课内课外都要认真落实这件事。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天诵读一首古诗,并对比自己的解读和参考解读的出入,查缺补漏。
2.在上本课前两个礼拜,反复读课文十遍以上,并记录其反常处,矛盾处,并去探究查找答案。再思考其主问题的设置,再参考教参和课件,加以修改整合。
3.教案自己写,写自己的,并且一定要认真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作文,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4.每周至少看一篇名家的教学文章,并吸取精髓,记录要点。
身为人师,不忘教育的根本: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我们有了新的愿景:从形式进再从形式出,从学中来再从学中去。为了我们能力的提升,为了给学生更好地教育,为了国家的兴盛,让我们彼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